我本同枯木,生涯但守株。
披来三事衲,赢得半生愚。
天上青骢马,山中白首猪。
云泥随去住,车笠且须臾。
知有重来约,宁忘去路迂。
明朝到韶石,曾记大通无。
我本同枯木,生涯但守株。
披来三事衲,赢得半生愚。
天上青骢马,山中白首猪。
云泥随去住,车笠且须臾。
成鹫(1655—1724),字晦庵,号石屋道人、渔洋山人。清代著名诗人,浙江仁和人。他的作品以诗为主,风格沉郁,语言简炼,寓意深远,对后世影响较大。他的诗歌多反映了明清交替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思考。诗人将自己比作同枯木一般的存在,强调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只是过客,没有太多的追求和改变。然而,通过“披来三事衲”等诗句,诗人也表现出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无需过多纠结。同时,诗中的“赢得半生愚”一句,也透露出一种对自我认识的困惑,暗示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探寻。最后,通过“天上青骢马,山中白首猪”这样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身处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状态,既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又体现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而“云泥随去住,车笠且须臾”则更是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和直白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很容易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诗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同时,诗中的意象鲜明,如青骢马和白首猪等,都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和感染力。此外,成鹫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运用对比和反衬等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呈樊学院晦庵三十二韵》这首成鹫的古诗以其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优美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还能深入理解其对于人生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