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罗浮之山其高如高人,从来可望不可亲。又如神仙在烟雾,招之不来麾不去。
昨日下山时,山翁送我临岐路。嘱我登罗浮,记取朱明一抔土。
中有大蝴蝶,厥名小凤凰。两翅如车轮,文彩不可当。
更有龙葱青琅玕,叶上有符符有光。小虫作篆比苍颉,或直或曲或短长。
飞来五色鸟,习习成文章。青玄赤白分四方,黄者为主居中央。
种种胜妙难具详,归来举似毋相忘。我闻山翁语,诺诺心相许。
昨暮从西来,今朝复东去。分明罗浮在眼前,水急山高云不驻。
山灵笑我来何迟,报语山灵毋我嗤。铁桥明月倘相待,回舟更与葛洪期。
山翁有诺不可负,肯放罗浮空手归。
【注释】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
高人:意谓山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
神仙:指传说中得道成仙的人。
招之不来麾不去:形容仙人神迹莫测。
朱明:夏历四月,太阳光最强烈的时候。
大蝴蝶、小凤凰:都是神话中的飞禽神兽,这里以它们来代表神奇的罗浮山。
龙葱青琅玕:指山中生长的珍贵树木,如龙须松等。
苍颉:古代传说中的文字创造者。
篆书:古字体的一种,因笔画象形而得名。
五色鸟:指五彩祥瑞的鸟。
四方: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青玄赤白:指四季的颜色。
黄者:指南方。
相待:指相互等待。
葛洪:东汉时期的道家学者、炼丹家。
诺诺:答应的样子。
笑我何迟:笑我来得晚些。
铁桥明月:比喻月亮。
期:约定。
【赏析】
此诗描绘了作者登上“罗浮”山顶后见到的神奇景象。全篇以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罗浮山的美丽与神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联写登临所见。诗人说,我听说罗浮山极高,人难以接近;又像天上的神祗一样,只能远远地望见却无法靠近。这两句诗既表现了罗浮山的高峻险峻,也暗示了登山的困难程度。
颔联写与山中老人相遇的情景。山中老人嘱咐他登顶时要注意观察,要记住山上的某些奇特景观。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山中老人的热情好客,还暗示了诗人即将展开的奇妙旅程。
颈联写山顶上的奇景异物。这里有巨大的蝴蝶、美丽的凤凰等神兽,它们的形象栩栩如生。此外,还有龙须松等珍贵的树木,以及苍颉创造的文字等。这些景物都象征着罗浮山的美丽与神奇。
尾联写诗人与山中老人告别的情景。诗人表示自己将铭记这次经历,不会忘记这段美好的时光。同时,他也承诺将来一定会再次来到罗浮山,与这里的山灵和老人再相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罗浮山的深厚感情及其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此诗通过对罗浮山美景的描绘和对山中老人热情款待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