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峡上峡行不休,一夫力挽千钧舟。船头刺篙后摇橹,长徽短纆柔如组。
牂牁乃是百谷王,端水作腹泷水肠。兼山习坎为束峡,譬则咽喉司吐纳。
昨宵峡口闻风雷,耳长目短心先骇。今朝峡中豁烟雾,山色水声浑不住。
此时此景堪语谁,当境不觉旁得之。上如龙伯大人抚长剑,截取方舆作天堑。
下如任国公子垂钜竿,坐临砥柱观狂澜。前如五丁凿破蚕丛道,金牛奔入西山草。
后如祖龙东面挥神鞭,众石俯首争相先。左如维摩一榻一方丈,金毛狮子纷相向。
右如陁罗千手千芙蓉,三十二相填虚空。入如有穷射天弹九日,蔀屋宵中见营室。
出如瞿昙夜半睹明星,扶桑浴日天鸡鸣。天鸡鸣,我当去,行遍千山万山路。
顺风顺水下峡船,相逢莫问曾经处。行路难,行路难,莫难于瞿塘之滟滪。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山水诗人杜甫的《瞿塘两首·其一》。

【注释】

  1. 过:经过。羚羊峡,位于长江三峡之一,为瞿塘峡上游。
  2. 上峡:指的是瞿塘峡的上部,即瞿塘峡入口至夔门一带峡谷。
  3. 行不休:不停地行走。
  4. 力挽千钧舟:形容船只载重极重。
  5. 船头刺篙后摇橹:在船上使用桨和篙子来控制方向和行进速度。
  6. 长徽短纆柔如组:长竹竿和短篾条编织成的绳索,柔软且坚韧,如同组(一种用细绳编成的渔具)。
  7. 牂牁:地名,指今天的贵州省西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一带。这里是用来形容河流或山岭众多、广阔。
  8. 百谷王:形容水势浩大、汹涌澎湃。
  9. 端水:指江水。
  10. 兼山习坎为束峡:兼山指的是群山环绕,习坎则是比喻险阻。
  11. 咽喉司吐纳:咽喉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负责呼吸和吞咽功能。在这里比喻瞿塘峡的狭窄曲折,就像咽喉一样能够控制水流的进出。
  12. 龙伯大人抚长剑:龙伯是中国神话中的一条大鱼,这里用来比喻瞿塘峡的壮丽壮观。
  13. 截取方舆作天堑:方舆,指广阔的土地。天堑,是指像天一样的深渊,形容地势险峻。
  14. 任国公子垂钜竿:任国公子指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平原君,这里用来形容人的力量巨大。
  15. 五丁凿破蚕丛道:五丁指的是传说中的五位力士,他们合力将一座山凿穿。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三峡峡谷的形成过程。
  16. 金牛奔入西山草:金牛指的是金牛山,传说中有一条金色的神牛从山上奔腾而下。这里用来形容山峰险峻,景色壮观。
  17. 祖龙东面挥神鞭:祖龙指的是黄帝,这里用来形容皇帝的权威和威严。东面挥神鞭指的是皇帝在东方挥舞着神鞭,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权威。
  18. 众石俯首争相先:众石指的是众多石头,它们都低下了头,争相领先。
  19. 维摩一榻一方丈:维摩诘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他居住的地方只有一榻和一方丈的大小。这里用来形容瞿塘峡的狭窄程度。
  20. 陁罗千手千芙蓉:陀罗是印度的一个王朝,这里用来形容瞿塘峡的险峻和复杂。千手千芙蓉则是指无数的手和花,形象地描绘了瞿塘峡的壮观景象。
  21. 无穷射天弹九日:无穷指的是无尽的,射天指的是向天发射箭矢。九日则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一个节日,这里用来形容瞿塘峡的美丽景色令人陶醉。
  22. 蔀屋宵中见营室:蔀屋指的是简陋的房子,营室则是古代的一种建筑。这里用来形容瞿塘峡的夜晚美丽而宁静。
  23. 瞿昙夜半睹明星:瞿昙是古代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夜半指的是深夜。这里用来形容佛祖在深夜时分看到了一颗明亮的星星。
  24. 扶桑浴日天鸡鸣:扶桑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棵大树,它生长在大海之上,能够沐浴日出。天鸡则是指古代传说中的报晓鸡,这里用来形容清晨时分瞿塘峡的景象。
  25. 天鸡鸣,我当去,行遍千山万山路:天鸡鸣指的是清晨时分的报晓声,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准备离开瞿塘峡,去经历更多的山川道路。
  26. 顺风顺水下峡船,相逢莫问曾经处:顺风顺水指的是顺顺利利的航行状态,下峡船则是指下船过瞿塘峡。相逢莫问曾经处则是指不要询问自己曾经在哪里经过。
  27. 行路难,行路难,莫难于瞿塘之滟滪:行路难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这里用来形容瞿塘峡的艰难险阻,让人感到困难重重。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游历蜀地时所作,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瞿塘峡的壮丽景色和险峻特点,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全诗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哲理意味。通过对瞿塘峡不同部位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忧虑。

诗人通过对瞿塘峡上峡的描述,展示了瞿塘峡的险恶与壮丽。”上峡上行不休,一夫力挽千钧舟”这句诗描绘了船只在瞿塘峡中行驶的艰难与危险,也体现了瞿塘峡作为交通要道的重要性。接下来,”船头刺篙后摇橹,长徽短纆柔如组”进一步展现了瞿塘峡水流湍急的特点及其对船舶操作的要求,同时也赞美了船工们的技艺高超。

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瞿塘峡的险峻与壮观。”牂牁乃是百谷王,端水作腹泷水肠”这句诗中,诗人将瞿塘峡比作百谷之王,展现出其雄浑的气势和壮观的景象。紧接着,”兼山习坎为束峡,譬则咽喉司吐纳”这两句诗进一步解释了瞿塘峡险峻的原因,同时也揭示了瞿塘峡在地理上的重要作用。

诗人通过对瞿塘峡夜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昨宵峡口闻风雷,耳长目短心先骇”这句诗描绘了昨夜瞿塘峡中传来的风雷之声,使人心生震撼。而”今朝峡中豁烟雾,山色水声浑不住”这句诗则描绘了今日瞿塘峡中的清新景象,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同时,诗人还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即人生如同在瞿塘峡中航行,既有艰难险阻也有美好风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