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不愿武陵溪下宅,秦人已被渔郎识。食不愿首阳山上薇,夷叔先我曾忍饥。
从前辙迹不足蹈,出门四顾将焉归。太行之高,牂羊牧其巅。
洞庭之深,鱼鳖潜其渊。石室宛委,外人不得入。猕猴聚族,长子孙于其间。
天地之大,既方且圆,尽人授宅还授田。岂无百亩还一廛,假我暂住终馀年。
馀年百岁能几许,一身七尺如秬黍。冬日严寒夏蒸暑,海水多风山多雨。
尘埃逼塞坏四堵,几欲奋飞无六羽。别君去,去何所,乃在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
上无尧君,下无巢许。居此之处谁与处,赠君不能君自取。
君自取,来何时。君不来,长相思。罗山旁,泷水涯。山有木兮屋有榱,隰有菅兮椸有衣。
顽金出矿成镃基,黄犊三岁能负犁。耕田而食得不饥,抱瓮一日灌百畦。
瓜蔬自摘还自炊,万事具足如取携。我之乐矣君未知,君未知,姑妄言之妄听之。

这是一首描绘归隐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不愿为官,只想归耕田园的志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注释:

  • 居愿不武陵溪下宅:宁愿选择在远离人烟、宁静的地方居住,不愿意生活在像武陵溪下的热闹之地。
  • 食愿首阳山上薇:宁愿选择吃山野间的薇草,也不愿意忍受饥饿。
  • 夷叔先我尝忍饥:夷叔(指伯夷)曾因饥饿而饿死,诗人自己也希望如此。
  • 前辙迹不足蹈:以前走过的路已经太多了,再走就没有意义了。
  • 出门四顾将焉归:出门后四处观望,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 太行之高,牂羊牧其巅:太行山高耸入云,山羊在上面自由放牧。
  • 洞庭之深,鱼鳖潜其渊:洞庭湖深不可测,鱼和鳖在其中自由生活。
  • 石室宛委,外人不得入:石头做的屋子隐蔽,外人进不去。
  • 猕猴聚族,长子孙于其间:猴子聚集在一起,在这里繁衍生息。
  • 天地之大,既方且圆,尽人授宅还授田:大自然是方形和圆形的结合,每个人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并耕种。
  • 岂无百亩还一廛:难道没有百亩的土地,只换来一块地吗?这里比喻土地的重要性。
  • 假我暂住终馀年:暂时住在这地方,希望余生能过得安稳。
  • 余年百岁能几许:余下的岁月还能有多少呢?
  • 一身七尺如秬黍:身体虽小,但如同大麦一样珍贵。
  • 冬日严寒夏蒸暑:冬天寒冷夏天炎热。
  • 海水多风山多雨:海洋多变,山区多雨。
  • 尘埃逼塞坏四堵:灰尘堆积,堵塞了四周的墙壁。
  • 六羽飞奋欲何依:鸟儿展翅高飞,想要找到依托却无处可去。
  • 别君去,去何所:离开你后,我去哪儿?
  • 乃在无何有之乡:我在“无何有之乡”里。
  • 广莫之野:广阔的原野。
  • 上无尧君,下无巢许:上面没有帝王统治,下面没有贤士隐居。
  • 居此之处谁与处:在这样的地方,谁能和我一起住呢?
  • 赠君不能君自取:赠予你是因为我无法帮你找到更好的归属。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隐居与为官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清高品格和不随波逐流的决心。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