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不能走马黄金台,年年送客空归来。旧游通籍十八九,天闲出厩嗤驽骀。
微言欲赠不足道,含毫伸纸胡为哉。今朝更送吴公子,轻舟晓发南风驶。
舟中有物能自鸣,匣里双龙光照水。斗边夜气通紫垣,天路迢遥八千里。
当今薄海方太平,纵横八极无战争。马上吟诗向燕甸,渡江渐次凉飙生。
旗亭沽酒对三略,醒前醉后高谈兵。此日圣人思颇牧,得士如君一已足。
临轩日策三千言,据鞍射取摩天鹄。从来世眼重科名,何妨一第惊流俗。
野老旁观知为谁,归来聊拭山中目。
【注释】
黄金台:战国时燕昭王为招揽贤才而筑的土山,后成为求贤的代名词。
通籍:指入朝做官。
天闲出厩嗤驽骀(cí nu dá):《汉书·艺文志》载:“《天闲》一篇,卫将军舍人孙冯所造,武帝好之。”颜师古注:“闲读如闲适也。”“嗤”同“嗤”。驽骀(nú dā):劣马。
微言:微妙的言论,这里指书信。
胡为哉:为什么?
薄海:泛称广大的地区或海域。
八极:八个方位,即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
吟诗:在马上作诗。
燕甸:指边塞地区。
三略:一本兵书的名称。
圣人:这里泛指君主。
颇牧:指汉武帝时著名的将军霍去病和卫青。
据鞍射取摩天鹄:语本《史记·李将军列传》:“其射不亦精乎!得其人矣,斯可矣!”“摩天鹄”,比喻箭飞得高远。
科名:科举考试的功名。
一第:一甲第一等,指状元及第。
野老:隐士。
聊拭:姑且擦拭。
【赏析】
《送吴孝廉北上》,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五律诗之一。此诗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当时李白在长安任右拾遗。这首诗写吴孝廉赴京应举的情景。
诗以“送”字领起。首句用典,点明吴孝廉北上的原因是“我生不能走马黄金台”(意谓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次句“年年送客空归来”,写自己虽年年送客,但客人始终未归。这两句写出了作者的失望和惆怅的心情。第三句“旧游通籍(指入朝为官)十八九”,写吴孝廉已入朝做官,但因不被重用仍常被放还乡里。第四句“天闲出厩嗤驽骀”,写吴孝廉虽然入朝做了官,却得不到重用,仍然像一匹劣马一般被随意驱遣。这是说吴孝廉虽有才学,却不被重用。
前四句写吴孝廉的不幸遭遇。后四句写吴孝廉到京师应试。第五句“微言欲赠不足道”,写吴孝廉向李白表示要投笔从戎,参加抗敌战争,但李白觉得他的想法太幼稚,不值得一说。第六句“含毫伸纸胡为哉”,写吴孝廉不理解李白劝他弃武就文的意思,所以李白写了一封短信给他,告诉他现在天下太平,不必再打仗了,并希望他能早日中举,光耀门庭。第七句“今朝更送吴公子”,写李白又给吴孝廉送去了一封书信。第八句“轻舟晓发南风驶”,写吴孝廉收到书信后,乘着轻舟,趁着春风,出发了。
第九句“舟中有物能自鸣”,写吴孝廉乘船途中遇到一只会报时的大鸟。第十句“匣里双龙光照水”,写这只大鸟在水里游动,好像有两条龙在水中闪烁。第十一句“斗边夜气通紫垣”,写这只大鸟游到北斗星旁边,好像与天上的紫微垣相通。第十二句“天路迢遥八千里”,说这只大鸟飞行的距离很远,好像是在万里长空上飞翔。第十三句“当今薄海方太平”,写当时全国一片太平景象,没有战事。第十四句“纵横八极无战争”,说天下太平无事,可以纵横驰骋,不受任何约束。第十五句“马上吟诗向燕甸”,说吴孝廉骑着马,一边旅行一边作诗。第十六句“渡江渐次凉飙生”,说吴孝廉渡过长江后,天气渐渐凉爽起来。最后一联“旗亭沽酒对三略”,说吴孝廉到了一个酒馆里,在那里买酒喝,并且和店家谈起了军事问题。最后一句“醒前醉后高谈兵”,说吴孝廉喝醉了酒,清醒时也在谈论军事问题。
这首诗通过描写吴孝廉的行装行李,来表现他的急切心情。他既想投笔从戎杀敌报国,又担心自己的才能被埋没不用,所以一路上不停地写诗作文,希望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诗的末句“此日圣人思颇牧,得士如君一已足”,是说今天皇上正在思念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英雄人物,如果能得到像你这样的人才,那就已经十分满足了。意思是说朝廷正缺贤才,希望你不要灰心,继续努力,早日为国家作出贡献。全诗写得很有情致,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