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俐衲僧世稀少,触著一了便百了。鼻孔撩天两眼高,一緉麻鞋紧俏俏。
自夸蓦直到台山,依旧门前打之绕。中途撞著婆子禅,指条去路令分晓。
一朝撞倒须弥卢,不道归家路绵邈。不绵邈,新妇骑驴阿家牵,世路红尘空扰扰。

【注释】

伶俐:聪明。衲(nà)僧:出家人。世:世间,人间。百了:即“百岁”,指长寿。撩:触、碰。鼻孔:指鼻子。緉(zhōu):同“绸”,一种丝织品。麻鞋:用芝麻、麻等原料制成的鞋,这里泛指鞋子。蓦:同“木”。台山:地名,位于今浙江省天台县。蓦直到台山:即到了台山,到台山去修行。门前打之绕:在台山前绕行一圈。指条去路:指明道,指出一条明路。分晓:明白。撞倒须弥卢:指撞破了须弥山,须弥为佛教四大部洲之一,即南赡部洲。不道归家路绵邈: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比喻道路遥远难辨。绵绵邈:形容路途遥远难辨。新妇:新娘。骑驴阿家牵:骑着驴子由阿家牵拉前行。世路红尘:指人世间的名利场,也指尘世的纷扰。扰扰:纷扰,忙碌。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诙谐的笔调写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又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不满和厌弃。全诗语言风趣幽默,构思新颖巧妙,堪称妙绝千古的佳作。

诗的前六句,从三个方面描写送别的情景。其一,写僧人的相貌。伶俐的和尚是难得的,但一碰到他,便要和他结缘,因此要赶紧与他告别;其二,写和尚的行装。一袭麻衣紧紧绷绷的,像两条腿一样,脚踩一双麻鞋,显得非常精干;其三,写和尚的去向和行踪。走到台山,还要绕上几圈才能找到去向,中途撞着一位老婆婆,她指点着一条路才把和尚引向正途。

诗的后八句写送别时与行者之间的谈话内容。第一句写送别时的心情。说:“你这一撞,就撞到了须弥山上了。你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第二句写送别时给行者指出的方向。说:“你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第三四句写行者被撞后的反应。说:“你这一撞,就撞到了须弥山上去了!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第四五句写自己的处境。说自己虽然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但却骑上了驴子,让新娘阿家牵着走。第六句写行者被撞后的感受。说:“你这一撞,就撞到了须弥山上去了!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最后两句说:“你说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其实你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因为你还不知道什么是回家的路。你说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其实你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因为你还不知道什么是回家的路。”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轻松的语言写出严肃的内容。《古诗源》评此诗云:“语意轻扬,而情致深至。”(2)采用白描手法,不加藻饰。(3)语言通俗,浅显易懂,便于读者接受。(4)善于运用对话形式,使诗中人物的形象生动鲜明。(5)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后照应,浑然一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