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昼短苦夜长,三竿日出方下床。此间昼长嫌夜短,半夜鸡声昏晓判。
问君长短胡不齐,却缘见地分高低。赤鸟初生顾兔死,觉者自觉迷自迷。
呜呼,安得石榻千万亿,纵横胪列飞云西。登峰到顶须我友,同来高枕闻天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飞云绝顶鸡鸣见日歌
译文:在高山之颠,我听到了鸟儿的歌唱声。
注释:飞云,指天空中流动的云彩;绝顶,山峰的最高处;鸡鸣,天将要亮的时候发出的叫声。
赏析: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日出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人间昼短苦夜长,三竿日出方下床。此间昼长嫌夜短,半夜鸡声昏晓判。
译文:人们常常抱怨白天的时间太短,夜晚太长。但是,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人们才会开始起床。这里的白天虽然长了,但是人们还是觉得夜晚太长了,因为晚上的鸡叫会把白天的时间分割成两个部分。
注释:人世间,人们常说白天的时间太短,而夜晚的时间太长。但等到太阳升起的时候,人们才开始起床。这里,“三竿日出方下床”指的是早晨三竿(即早上三点钟)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人们才开始起床。“此间昼长嫌夜短”是指这里的白天时间比人们通常所说的时间长,而夜晚的时间则显得特别长。
赏析:诗人通过对日夜长短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苦短、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问君长短胡不齐,却缘见地分高低。赤鸟初生顾兔死,觉者自觉迷自迷。
译文:我想问你,为什么白天的时间和夜晚的长度会不一样呢?这是因为你的眼界和立场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色和感受也不同。就像赤鸟初生、顾兔死亡一样,清醒的人也会感到自己陷入了迷茫。
注释:问君长短,意为询问为何白天与夜晚的时间长度不同;胡不齐,意为为什么不相等;赤鸟初生,指红鸟初升,顾兔死,指月中的玉兔已死;觉者自觉迷自迷,意为有觉悟的人会感到自己迷失了方向,无法自拔。
赏析: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以及个人视野对感知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困惑。

呜呼,安得石榻千万亿,纵横胪列飞云西。登峰到顶须我友,同来高枕闻天鸡。
译文:唉!如果能有一个石榻千万亿个那样大,那么我会在上面纵横排列着飞云,直到傍晚时分。当我站在山顶上,仰望着满天繁星,听着天鸡的鸣叫,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注释:呜呼,意为叹息;安得,意为希望得到;石榻,指巨大的石制床榻;千亿,表示极多;胪列,陈列;飞云西,意指西边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登峰至顶,意指到达山的最高点;须吾友,意为需要我的好友相伴;同来高枕,意指与我一同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闻天鸡,意指聆听天边传来的第一只公鸡的啼鸣。
赏析: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拥有这样一个宽敞的石榻,让自己在山顶上仰望星空,聆听天鸡的声音,与好友共同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