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当如陈太丘,生子当如孙仲谋。
娶妻当如孟德曜,学仙当学张留侯。
我闻当今有遗逸,绛县春秋过九十。
汾江江上钓鱼回,塔坡坡畔扶筇立。
有时一饮快千觞,有时高枕傲羲皇。
有时雄谈惊四座,有时缄口如括囊。
阶下芝兰杂丛桂,元方难兄季难弟。
官山私淑管夷吾,挟策追随端木赐。
长文孝先皆象贤,风流文采何翩翩。
儒林早竖鸡坛帜,大州半刺方待年。
室中綦缟谁家子,鹿门远嗣徽音美。
悬弧设帨相后先,参差黄发齐儿齿。
我在山中今白头,翘首元龙百尺楼。
见说德星重聚里,遥知海屋更添筹。
此日葭灰吹六律,此日梅花开五出。
阳回冻谷日初长,花发华堂香满室。
祝翁不用杯与盘,祝翁不用炰与燔。
挹将东海为卮杓,挈取南山作酒尊。
我翁未醉更受爵,我翁既醉请赠言。
【译文】
做人当像陈太丘那样正直,做儿子应学孙仲谋那样的英明.
娶妻要像孟德曜般贤惠,学仙人要学张留侯那样聪明.
听说当今有遗逸之士,绛县春秋已过了九十年。
汾江江上钓鱼归来,塔坡坡畔扶筇站立。
有时一饮可快千觞,有时高枕可傲羲皇。
有时雄辩可使四座惊,有时缄口如括囊。
阶下芝兰杂成丛桂,元方难兄季难弟。
官山私淑管夷吾,挟策追随端木赐。
长文孝先皆象贤,风流文采何翩翩。
儒林早竖鸡坛帜,大州半刺方待年。
室中綦缟谁家子,鹿门远嗣徽音美。
悬弧设帨相后先,参差黄发齐儿齿。
我在山中今白头,翘首元龙百尺楼。
见说德星重聚里,遥知海屋更添筹。
此日葭灰吹六律,此日梅花开五出。
阳回冻谷日初长,花发华堂香满室。
祝翁不用杯与盘,祝翁不用炰与燔。
挹将东海为卮杓,挈取南山作酒尊。
我翁未醉更受爵,我翁既醉请赠言。
【注释】
立身:做人
当:应当
陈太丘:东汉末年名士陈寔,字仲弓,陈郡(今河南淮阳)人。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曾因反对宦官的专权而遭陷害,被罢官回家,但他并不因此而气馁。他常对子孙教育说:“一个人立身处世应当象陈太丘一样正直;做一个儿子,应当像孙权一样英明。”
生子:指儿子
孙仲谋: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属浙江)人。他是三国时期东吴国的开国皇帝。孙权在位时,曾派陆逊率军攻入魏国境内,迫使曹魏投降。又联合刘备击败曹操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娶妻:指妻子
孟德曜:曹操,字孟德,小字孟卓,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基者。
学仙:求仙学道
张留侯:张良,字子房,汉高祖刘邦的重要参谋,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谋臣。《史记》记载,张良在鸿门宴时以智慧助刘邦脱险,又帮助刘邦消灭了项羽,建立了汉朝。后来被封为留侯。这里借指隐居学道的人。
我闻:我听说
当今:如今
遗逸:隐士
绛县:绛县位于今山西翼城县东南,是古代的著名学区,孔子曾在此讲学。《春秋》:春秋经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作者为孔子。这部书记载了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鲁国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共分为十二公,故称《春秋》。
汾江江上钓鱼回:汾江即汾河的支流,源起山西省宁武县西,东北流到太原市北,折而东北流至晋源县东。唐代李商隐诗云:“水色无风浑漠漠,柳条无限好阴阴”,写的就是汾江风光。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写的也是这个江上的景色。
塔坡:山名。
扶筇:扶着手杖
筇:竹杖
一饮:饮酒一斗
快:畅快
高枕:高枕无忧
傲羲皇:《庄子·逍遥游》中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句子,这里的“羲皇”指的是伏羲氏、女娲氏,传说他们是上古时期的帝王。这里用来形容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雄谈:雄辩的言论,雄辩使人震惊
缄口:闭口不言,保持沉默
括囊:把口袋裹紧,比喻谨慎自持,不轻易发言或行动
芝兰:两种名贵的草本植物,常用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元方难兄季难弟:出自《论语》,“元方兄元伯季弟季路,并称其兄弟二人。他们都是孔门弟子,以行义著称。”元方,指颜渊,字渊;季方,指冉耕;季路,指仲由。
管夷吾:管仲,字夷吾,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东南)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曾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挟策:携带着治国用的典籍
端木赐:端木赐,字子贡,卫国朝歌(今河南淇县)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孔子死后,他经常跟随孔子学习。曾为鲁定公、宋平公等君主出谋划策,使诸侯国归服于周室。
长文孝先:长文,即王长文,唐朝人,曾做过礼部员外郎,兼集贤殿校理。孝先,即王孝先,唐朝人,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二人都是唐玄宗的好友。“长文孝先”指王氏兄弟。
风流文采:风采和文才
翩翩:美好的样子
儒林:儒家学者聚集的地方
鸡坛:祭鸡神的神社
旌旗:旗帜
儒林早竖鸡坛帜:意思是儒林(指儒学学者聚居的地方)很早就竖起了鸡神祠的旗帜。
大州:大州城
刺:刺探,打听
私淑:私下里向某人学习,表示仰慕而未能见面或相见甚少
管夷吾:管仲,字子夷吾,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东南)人。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他曾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端木赐:端木赐,又名子思,字子鱼,春秋时期卫国人。他是孔子的学生。曾为鲁定公、宋平公、楚灵王等君主出谋划策,使诸侯国归服于周室。
长文孝先皆象贤:长文和孝先都像贤人一样。
风流文采何翩翩:风采和文才多么美好啊!
儒林早竖鸡坛帜:儒林(指儒学学者聚居的地方)很早就竖起了鸡神祠的旗帜。
大州半刺方待年:大州城的长官已经空缺了半年之久了。刺,古同“仕”,指担任官职。
室中:指自己的居室
綦缟:黑色丝带
麂门:鹿门山的别称。鹿门,在湖北襄阳市西二十里处。这里指隐居之地。
徽音美:美好的声音
悬弧:古代风俗,婴儿出生七天以后举行庆祝仪式。挂起彩球和五彩丝线,称为“悬弧”。
设帨:女子结发为妇人时所戴的饰物(佩巾)。代指妇女。
参差:参差不齐的样子。形容头发花白,参差不齐。
黄发:黄色的头发。老人头发的颜色。
我山中:我居住在深山之中。
翘首:抬头翘望
元龙:指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诸葛亮一生忠诚耿直,志在兴复汉室。他在隆中与刘备谈话时就说过“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话,后来也确实没有显赫的功业。但诸葛亮却始终不忘报效国家,临终前还嘱咐二子诸葛均、诸葛瞻勤学立志。
德星: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第四颗星,属土星。古人认为它主吉祥,称它为“德星”。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
重聚里:重新聚集在一起。
海屋:指房屋的屋顶,泛指大海。“海屋千间夜读书”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句。
此日:今天。
葭灰:指葭草灰(一种计时工具),古人用它来测定冬至和夏至的日期。古人认为冬至之后第五天就是夏至。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从冬至到夏至之间相隔九个节气,每个节气各五天。
六律:我国古代音乐术语之一。指古代乐器中六个音律的高低顺序。
梅开五出:宋代杨万里的《观雪》诗中写到:“梅开五出似玉环。”这里的“五出”指梅花开放五朵,形状像玉砌成的台阶。这象征梅花盛开的季节来临了。
阳回:阳光返照
冻谷:严寒的冬天
花发华堂:花开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