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癸丑、甲寅,东南倭乱韶光都过乱离中,登眺觉心慵。青山城外望断,愁绝黛痕浓。
闲把酒,倚楼东,小梅红。馆娃烟草,香径风兰,长记游踪。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的《诉衷情·登高望远》中的一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嘉靖癸丑、甲寅,东南倭乱韶光都过乱离中,登眺觉心慵。青山城外望断,愁绝黛痕浓。
- 嘉靖癸丑、甲寅指的是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和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这两个年份都是东南沿海倭乱的时间。
- “韶光都过乱离中”表示过去的光阴已经过去,现在的人们生活在动荡不安之中。
- “登眺”意为登上高处眺望。
- “觉心慵”意味着感觉到心里有些疲倦或不悦。
- “青山城外望断”形容站在城门外远望,山色似乎延伸到了天际。
- “愁绝黛痕浓”用“愁绝”来形容极度的忧愁,而“黛痕”可能是指画眉的颜色,这里用来比喻女子的愁容。
- 闲把酒,倚楼东,小梅红。馆娃烟草,香径风兰,长记游踪。
- “闲把酒”表示闲暇时拿起酒杯。
- “倚楼东”指在高楼的东侧站立。
- “小梅红”可能是描述梅花的颜色为红色,或者是指梅花的香气扑鼻。
- “馆娃烟草”指的是古迹“馆娃宫”附近茂盛的烟草,馆娃宫是古代吴国的宫殿遗址。
- “香径风兰”中的“香径”指的是花香弥漫的小道,“风兰”则可能是指随风飘散的兰花香气。
- “长记游踪”意味着常常记得自己曾经游玩的地方和经历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混乱局面的无奈。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来传达情感,如“青山”、“愁绝黛痕浓”、“小梅红”等,这些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色彩的抒情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