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如雨万条斜,啼罢朝莺又晚鸦。尽日春风无别意,只吹花点过西家。
注释:绿树的枝叶如同雨点一般密集斜垂,早晨的鸟儿啼叫一声又一声。整天春风无别意,只是轻轻吹过西家的花坛。
赏析:此诗描写了春天景色的幽美。首句以“柳”为题,写柳枝如雨般的繁茂。次句以“莺”为题,写莺鸟的啼叫声。第三句以“春风”为题,写春风的轻柔和悠长。最后一句以“花”为题,写花朵在春风中摇曳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
绿阴如雨万条斜,啼罢朝莺又晚鸦。尽日春风无别意,只吹花点过西家。
注释:绿树的枝叶如同雨点一般密集斜垂,早晨的鸟儿啼叫一声又一声。整天春风无别意,只是轻轻吹过西家的花坛。
赏析:此诗描写了春天景色的幽美。首句以“柳”为题,写柳枝如雨般的繁茂。次句以“莺”为题,写莺鸟的啼叫声。第三句以“春风”为题,写春风的轻柔和悠长。最后一句以“花”为题,写花朵在春风中摇曳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苏堤:指杭州西湖的苏公堤,长3.8公里。 炉熏兼茗碗:茶炉上的烟气和茶杯里的茶水。 清夜只夫君:在寂静的晚上只有您和我。 渔艇出无绪:渔船出港没有事做。无绪,没有事。 僧钟递不分:僧人敲钟的声音传来不断。递,连续;分,断续。 次花临水月,先鸟近岩云:次第开放的鲜花映照在清澈的水面上,早飞的鸟儿接近了岩石上的云彩。 坐冷忘归去,荷衣半藓文:我坐在冷清清的夜里忘记了回家
小院 小院曾行处,今来不忍行。 是花皆黯淡,有月未分明。 转觉非前事,终怜负此生。 遥波春一片,流恨复流情。 翻译: 小院曾是我行走的地方,如今再次踏入却感到心痛不已。 所有的花朵都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只有月亮还隐约可见。 这种感觉让我回想起过去的事情,更加怜惜自己的一生。 远处的水波如同春天的一片叶子,流动的不仅仅是水波还是我的哀愁和情感。 注释: 1. 小院曾行处,今来不忍行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秋色带檐楹,空山薜荔情。 - 注释:“秋色”指的是秋天的景致,“檐楹”泛指屋檐和门楹,此处用来描绘秋天的景色。“空山”意指静谧的山野。“薜荔”是一种攀缘植物,常用来比喻藤蔓或缠绕之物,这里可能是指薜荔缠绕在屋檐上的情景。“情”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对自然的感慨或对生活的某种情感寄托。整句诗通过描述秋日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怀旧之情。 - 译文
【注释】 卧病:指因病卧床不起。 引领:远望。 限湖水:指东晋大书法家王右军《兰亭序》中所绘的“曲水流觞图”中之水,即今浙江绍兴市西南兰亭。 别离常有余:离别总是令人感到多余,有不尽之意。 那得:哪能。 已落:凋落。 池上居:泛指隐居生活。 扁舟:小船。 双鬓:两鬓,代指老年人的头发,这里指诗人自己的头发。 何如:怎么样,相当于“如何”。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七年(812)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诗人通过对李本宁的描写,展现了他的个性与才华。 “南楚文章伯”一句,诗人称誉李本宁为“南楚文章伯”,意味着他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和成就,如同楚国的文豪一般。这里的“文章”指的是文学创作,“南楚”则是对李本宁所在地区的尊称。 第二句“西秦斧钺臣”则描绘了李本宁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卓越表现,被赞誉为“西秦斧钺臣”,意指他在军事上有卓越的功绩,如同秦国的将领一样
破山寺 【注释】: 1. 巉岏:形容石壁陡峻。2. 迤逦:曲折延伸的样子。3. 古壁:指古老的寺庙墙壁。4. 风声:风的声音。5. 佛香:佛教信徒烧的香。6. 鸟路:指鸟儿飞翔的道路。7. 绝顶:山峰的最高处。8. 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9. 晓雾生:清晨的薄雾升起。 译文: 陡峭的山崖随着石头蜿蜒曲折,曲折地行走在花丛中。古老的寺院墙壁上龙蛇般的气息弥漫,空灵的岩石间风雨的声音交织
【注释】 莼花:即水藻,生在池塘水中。 秦淮:指南京的秦淮河。 还家:回家。 同一日:同一天回来。 海树:海中树木,这里指江边树木。 青雨:青色的雨,这里指春天的细雨。 白烟:白色的烟,这里指春天的烟雾。 飘泊:飘泊无定,到处流浪。 衰草:凋零的草木。 怜:爱惜、怜悯。 【译文】 明月照映着水草上盛开的莼菜花,冷清清的景色使船上的人们不禁感到凄寒。 回家来还是和去年同一个日子,离别已经三年了。
【注释】 ①人日:指农历正月初七,即传说中女娲造人之日,民间认为这一天阳气开始萌发。②上方寺:在河南洛阳,是佛教名刹之一。③香风拂寺门:指寺庙里弥漫着淡淡的清香。④梅花殊耐雨:梅花特别能经受住风雨。⑤一白自成村:白色的梅花独自形成花海,就像村庄一样。⑥“湿气蒸初艳”:湿冷的空气中,梅花的花朵更加鲜艳夺目。⑦春声散冷魂:春天的声音消散了寒冷的气息。⑧钟残僧出定:“钟残”是指寺庙里敲响的钟声已经停歇
【注释】 1. 秋日闻蝉:秋天里听到蝉叫声。 2. 时序变衰中:季节更替,衰落之中。 3. 玉镜妆初冷:用“玉镜”比喻清冷的秋日景象。 4. 冰弦调已空:用“冰弦”比喻凄凉哀伤的音乐。 5. 乱山凄夕照:形容夕阳下山峦景色的凄凉。 6. 疏柳怨西风:用“疏柳”来比喻悲凉的秋风。 7. 独有悲秋客:只有我独自为秋天而悲伤。 8. 相怜寂寞同:相互怜悯和同情,感到孤独和寂寥。 【译文】 在秋日
林屋山石上迟谢去非不至 【注释】林屋山: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北。谢去非:即刘去非,字季卿,号东阳(今属浙江)人。宋元丰中进士,曾为黄州知州。 【赏析】此诗首句点明题旨,次二句写相会之期未卜。“迟”字有等待之意;“谢”字则含有别离之意。第三句“空欲暮”,写出诗人与友人分手后,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之情。第四句写自己所见之景:“残叶已无秋”。第五句写江水空阔,月光流泻,而行人却不知所往,更增添了思友之情
以下是对《竹枝词四首》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诗词原文: 南濠有客寄书还,夫婿黄柑已趁钱。 几日不来湖上棹,休教重上赣州船。 2. 译文: 南边的濠水边有个客人给我寄来书信,我丈夫的黄柑都已经卖光了。 这几天都没来湖上划船,别让我再乘着赣州的船去游玩。 3. 注释: - 南濠:地名,位于今中国湖南省长沙市。 - 客:指诗人的朋友或亲人。 - 夫婿黄柑:指诗人的丈夫种植并出售的黄柑。 -
湖船来往惯风波,尾后黄旗飞虎图。 一夜王程三百里,枇杷明日进留都。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诗中第一句:“湖船来往惯风波” - 字面含义:在波涛汹涌的湖面上,船只频繁来往,习以为常地经历着风浪。 - 深层含义: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亲身经历或目睹的湖上船只往来的情景,暗示着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 文化背景:古代文人常常通过描写自然的壮阔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抱负
江南一雪苦非常,湖上空余橘柚乡。 万树千头零落尽,于今那得洞庭霜。 诗句注释: 1. 江南一雪苦非常:描述江南地区经历了一场异常的暴雪。 2. 湖上空余橘柚乡:指在大雪过后,湖水中只剩下几块漂浮的橘子和柚子。 3. 万树千头:形容树木的数量极多,难以计数。 4. 零落尽:表示所有树木都遭受了极大的损害,几乎全部被摧毁。 5. 于今那得洞庭霜:意味着现在哪里还有洞庭湖的秋霜呢
【注释】 红界枕痕微褪玉:红色的枕头上留下了淡淡的痕迹,像玉一样。 禁幽独:形容心情忧郁,寂寞孤独。 好鸟啼春足:春天的鸟儿欢快地鸣叫着,似乎已经找到了足够的食物。 归期不准花须卜:回家的时间无法确定,如同花朵需要占卜一样。 尽日眉峰双凝绿:一天到晚,眉毛都紧紧皱着,就像绿色的山峦。 十二绣帘低轴:十二个绣帘轻轻垂下,好像在转动。 杨花却羡无拘束:杨柳的花瓣随风飘舞,羡慕那些没有拘束的生活。
【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 海棠:即木犀,又名辛夷。 鬓亸:下垂的发髻。 绣棚:绣制的帐子。 唾花红:指落花。 柳眠:指柳树。 罗衫:一种用罗织成的短衣。 闲搭画阑边:随意搭在花栏杆的旁边。 洗头天:形容天气温暖,宜于洗澡的日子。 【译文】 窗纱映衬着海棠的影子,垂下双鬟如醉的鸳鸯领。绣棚吹落了花瓣,只有余香袅袅地飘向晴空。 垂柳无力,轻烟惹人,撩人色欲;罗衫随意搭在花栏杆旁边,阳光暖洋洋的
【注释】 方壶: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名。苍山,指华山。 仙人掌:华山上有仙人掌石。 紫翠生:紫色的山色。 铁笛:即铁笛声,泛指箫笛之声。 无着:没有附着。 【赏析】 《题方壶苍山秋意图》是一首描绘华山风景的诗,诗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首句“昔游华盖仙人掌”,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游历过华山的仙人掌,那是一处神秘而又美丽的地方。仙人掌,指的是华山上的仙人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