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疲塞外,敌骑满秦中。
已历夏秋月,能无尺寸功。
前军谁破虏,大将只和戎。
何日妖星落,捷书报汉宫。
【注释】
天兵:指朝廷的军队。疲塞外:在边境作战疲惫。
秦中:关中,指长安附近地区,当时为胡人所占据。
已历夏秋月:经历了整个夏天和秋天的时间。
尺寸功:极小的功劳。
前军:先锋部队。
大将:统率大部队的将领。
和戎:停止军事行动,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
何日:什么时候,何时。
妖星落:指彗星出现。
捷书报汉宫:捷报传至汉宫,即皇帝得知胜利的消息。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于乾元元年(758)春。诗的首联点明时事背景:唐王朝在安史之乱中元气大伤,边防空虚,吐蕃军队趁机入侵,占领长安附近地区。颔联承上启下,描绘了战争双方的情况:唐军虽然屡战无功,而吐蕃的侵扰却日益加剧;唐军将士们饱经风霜,已经连续作战数月,却始终未能建树寸功。颈联紧承前文,指出唐军之所以不能取得胜利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唐军将士们连番征战,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唐军的统帅们缺乏进取之心,只是一味地求和妥协,以致于让敌人有机可乘,屡屡得手。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战局前途的看法:希望唐军能够早日击败敌军,迎来胜利的曙光,捷报飞入皇帝的寝宫,使天下人都能听到这个消息。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所蕴含的情感却深沉厚重,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