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相思渴,对君怀抱倾。
十年惟此夜,万籁复秋声。
况有斋头月,照人冠上缨。
此时不共醉,忧国浪如酲。

【注】嘉猷:即张嘉猷,字伯英(一作伯英),唐代诗人。斋头:指读书的场所,这里指书房。

以我相思渴,对君怀抱倾。

我因怀念你而感到饥渴,对你怀有一片真情。

十年惟此夜,万籁复秋声。

这十年来只有今夜,万籁俱寂,只有秋风的声响。

况有斋头月,照人冠上缨。

况且书房中有明月,它照在戴帽子的人头上,闪闪发光。

此时不共醉,忧国浪如酲。

此时如果不同饮一杯,那忧愁国家就像醉酒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开头两句是说自己思念之情迫切,盼望与朋友欢聚;中间四句写夜深人静,明月当空,照在读书人头上,映出他的发冠,使人不禁想起自己为国家忧心忡忡、如醉如痴的样子;结尾四句抒发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爱国之情。全诗情景交融,意境高远,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首联“以我相思渴,对君怀抱倾”,点明了抒情主人公的身份、身份以及他此刻的心情。“相思渴”三字,将诗人那种热切的思念之意写得入木三分。“对君怀抱倾”一句,既表明了他此刻心情的急切,也表现了他对朋友的殷切期望。

颔联“十年惟此夜,万籁复秋声”承接前句,由思念转入描写夜晚景象。“惟”是只的意思,“此夜”指的是今夜。这句的意思是说,十年来只有今夜,万籁俱寂,只有秋风的声响。这里的“万籁”是指自然界的一切声音,包括风声、雨声、虫声等等。“复秋声”则是指这些自然声音又重新出现。

颈联“况有斋头月,照人冠上缨”,紧承前二句,描写夜晚的景象。这里的“斋头”指的是书房。“冠上缨”,指的是戴在头上的帽带,这里代指人的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况且书房中有明月,它照在戴帽子的人头上,闪闪发光。这里的“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照人冠上缨”中的“冠上缨”是一个典故,出自《晋书·傅咸传》。相传傅咸年轻时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买不起纸笔和墨砚,于是常常用一根绳子做笔来记读书笔记,后来成为书法名家。这里的“缨”是指帽上的带子。这句的意思是说,况且书房中有明月,它照在戴帽子的人头上,闪闪发光。

尾联“此时不共醉,忧国浪如酲”承接前二句,抒发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爱国之情。这里的“忧国”指的是为国家担忧、忧虑。“浪如酲”是说像醉酒一样头脑昏沉,无法自拔。这句的意思是说,此时如果不与朋友共饮一杯,那么那种愁肠百结、忧心忡忡的心情就像喝醉酒一样。

这首诗语言质朴平实,情感真挚深沉。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修饰,但却能深深地打动人心。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自己国家命运的忧虑之心,让人读后感慨万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