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霜露下平芜,累累荒坟入望孤。
一陌纸钱空堕泪,寒衣知到九泉无。
【注释】
满地霜露:形容深秋的寒气。平芜:指荒原上长满了草。累累:众多而密集的样子。荒坟:指无人祭扫的坟墓。陌:田间小路,这里指代送葬的道路。纸钱:祭祀死者时烧用的纸做的冥币。一陌:一条。堕泪:落泪。寒衣:指用在冬天穿的单衣。知:知道。九泉:地下,阴间。
【赏析】
《十月一日作》是元好问的一首悼亡诗。全诗以“孤”字领起,写诗人在寒气袭人、霜露满天的深秋时节,来到荒芜的墓地,面对一座座荒凉的坟墓,心中充满了凄伤和无奈之情。诗人通过对坟墓的细腻描写,表现了他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首句“满地霜露下平芜”,描绘出一幅深秋的景象。天空湛蓝,阳光明媚,但地面上却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霜露,显得格外凄凉。平芜是指荒原上的草,一片荒芜的景象。
次句“累累荒坟入望孤”,进一步描绘了坟墓的荒凉景象。诗人站在荒芜的土地上,望着一座座孤独的坟墓,内心充满了悲痛和无奈。这里的“孤”字,既表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感。
第三句“一陌纸钱空堕泪”,诗人看到一条条纸钱在空中飘落,不禁流下了眼泪。这里的“纸钱”是指祭祀死者时烧用的冥币。诗人之所以流泪,是因为他知道这些纸钱无法传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也无法为死者带来安慰。
尾句“寒衣知到九泉无”,诗人想象自己穿着单薄的衣物,在寒冷的地下世界中寻找亡妻的身影。这里的“寒衣”是指用在冬天穿的单衣,表示诗人身处寒冷之地。而“到九泉无”则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无尽思念和遗憾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象征意象,如“孤”、“寒衣”等,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