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矶头山色幽,燕子矶前江水流。
矶上老僧无一事,年年此地看行舟。
燕子矶头山色幽,燕子矶前江水流。
注释:燕子矶是长江中的一个险要的矶头,山色十分幽静。燕子矶前,江水流淌不息。
矶上老僧无一事,年年此地看行舟。
注释:矶上的老和尚没有什么事情,他每年都在这里看着过往的船只。
燕子矶头山色幽,燕子矶前江水流。
矶上老僧无一事,年年此地看行舟。
燕子矶头山色幽,燕子矶前江水流。
注释:燕子矶是长江中的一个险要的矶头,山色十分幽静。燕子矶前,江水流淌不息。
矶上老僧无一事,年年此地看行舟。
注释:矶上的老和尚没有什么事情,他每年都在这里看着过往的船只。
诗句释义与译文 首句:余云衢,汝亦堂堂七尺躯。 - 注释: 余(我),云衢(道路),七尺躯(身体高大)。 - 译文: 我行走在宽广的道路上,你也是高大的身躯。 第二句:二十脱颖荐乡书,三十挟策上公车。 - 注释: 脱颖(科举考试中举)荐书(推荐),三十(三十岁)挟策(手拿书卷)上公车(到官府做官)。 - 译文: 你二十岁时参加科举考试获得成功,三十岁时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府工作。 第三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美的边塞图景,展现了边疆战争的残酷和英勇将士的决心。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条释义: 题江长信雾灵山图(题目): 这是一首诗歌的题目,可能是作者为一首描述边境风景或战争的诗作所作。 玄武之精化为石(首句): 玄武,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指北方的水元素。“精”是精华、精髓的意思。玄武之精化而为石,形象地表现了山石的形成过程,也暗指了战争的艰辛。 堕地幻作雾灵山(次句):
王伯桢入都志喜 世间万事难具陈,伯桢乃作外台臣。仰天大笑去不顾,抛却金紫如埃尘。吾辈亦是奇男子,肯令行止由他人。世间万事谁能保,伯桢复走长安道。囊中白简久模糊,腰下黄金尚美好。光阴去去如流水,六七年来复如是。当日英雄安在哉,空令姓字污人齿。路人共指关西子,七尺肮脏犹如此。春花正发玄都观,暮云空锁平津里。伯桢与君别来久,穷交醉汝一杯酒,胸中磊块能浇否。陶令当年懒折腰,陈生有日终开口。饮君酒,为君歌
顾实甫宫赞予告南还 五月下潞河,轻帆渡淮水。 如何莼鲈思,不待秋风起。 劝君一杯酒,聊以永今夕。 明日见云停,天涯望行迹。 折柳听啼莺,莺声坐来歇。 酒罢惨无欢,孤舟向天末。 君来何太迟,君归何太早。 祇恐再见君,容易各衰老。 相如惯消渴,常此乞闲身。 好携金掌露,归醉玉山春。 解骖日已暮,归舟夜半昏。 舟中闻吴语,疑是到阊门。 岂不欲留君,留君君不住。 翻羡樯上乌,日得逐君去。 君真无挂碍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纳言,他居住在沧洲,他的庭院中种有萱草,萱草长得茂盛,如同仙家一般。 诗句解析: 1. 沧洲缥缈接青冥,中有仙家萱为庭。(沧洲)苍茫辽阔(缥缈),与青天相接(接青冥),其中有一个仙人家的(仙家)庭院(庭)。 2. 庭前一夜春风起,春日曈昽照阶戺。(庭院前的)一夜之间(夜)春风(春风起),春天明亮照耀(春日曈昽)照到庭院(阶戺)。 3. 森森萱叶何青葱,袅袅萱花吐金紫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戏柬用韫》。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翻译: 问君山中何者好,君言无事常却扫。 这是诗的第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山居生活的好奇和羡慕。"问君"表示提问,"山中何者好"即询问朋友山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君言"表示朋友的回答,"无事常却扫"则表明他喜欢山中无为而治、清静的生活。 朝看小妇理新妆,暮督侍儿寻旧草。 这是诗的第二句,描绘了朋友山居生活中的日常景象
【注释】 唐宪副母:即唐宪宗之母,宪宗尊其为元和皇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立为皇后,大和元年(827)崩。 君家:指唐宪宗。慈亲:对母亲的敬称。世难得,意谓世上很难得。 白发萧萧仍健食:意谓年事虽高而精神矍铄。萧萧,形容头发疏落的样子。 江鸥、海鹤、霞帔、云冠:都是比喻人的精神。江鸥、海鸟,喻人的精神;霞帔、云冠,喻人的仪表。 黄金为带朱为轮:黄金制成的腰带,红色的车轮。代指富贵荣华。
逐妇行送陈从龙侍御 不要追随妇人去,追随就会让妇人悲伤。 试问妇人为什么悲伤?我也有着自己的悲伤。 不是因为珍宝的怅惘而闲弃鸳枕,不是因为艳丽的容貌而被妒恨蛾眉。 我有一寸丹红,每日织作五丈素布。 织布不辞辛劳,为何你却不顾我? 你不顾及我,我怎么有缘与你同生死? 怎知今日你却抛弃了我如同丢弃了石头。 我岂愿学随风花飘荡,我岂愿作覆盆水无底。 随风花飘荡,随水流漂泊,覆盆水再难收回。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昔予祗行役,驱车向中原 - 注释:“我”指的是朱太史养淳。“祗”意为恭敬、虔诚。“行役”指出行和劳役。“驱车”指驾车前行。“中原”指南方的广大地区。 - 译文:朱太史养淳恭敬地出行,驱车前往中原(中原,即今天的中国,这里代指国家或政治中心)。 - 赏析:开篇直接点明人物身份及目的地,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2. 驱车向中原。 - 同第1句,无额外注解。 3. 中原饥馑馀
代敬承悲婉儿 日长命何促,秋霜殒修嫭。 嬿婉方及辰,幽明忽异路。 以兹去倏忽,翻恨来迟暮。 花落不重荣,佳人难再遇。 亦知粉黛姿,原非金石固。 无奈死别离,泉台永不寤。 谁能召冥魂,一为话情愫。 独立盻庭柯,无言怨芳树。 注释: 代敬承悲婉儿:这首诗可能是由一位女子所作,她通过诗歌表达了她的哀愁和对逝去爱人的思念。 日长命何促:时间过得很快,生命也显得如此短暂。 秋霜殒修嫭:秋天的霜雪降临
【注释】 满地霜露:形容深秋的寒气。平芜:指荒原上长满了草。累累:众多而密集的样子。荒坟:指无人祭扫的坟墓。陌:田间小路,这里指代送葬的道路。纸钱:祭祀死者时烧用的纸做的冥币。一陌:一条。堕泪:落泪。寒衣:指用在冬天穿的单衣。知:知道。九泉:地下,阴间。 【赏析】 《十月一日作》是元好问的一首悼亡诗。全诗以“孤”字领起,写诗人在寒气袭人、霜露满天的深秋时节,来到荒芜的墓地,面对一座座荒凉的坟墓
【注释】 屏帷:屏风和帷幔。向月:对着月亮。幽暗:幽深。坐对星河:坐着面对着满天的星斗。黯自愁:暗自忧愁。独有:只有……只有……齐纨(wán):一种织有白色花纹的丝帛,这里指白色的纱巾。寂寞:孤单寂寞。凉风又到殿西头:凉风又一次吹到了殿西边。 赏析: 这首诗写宫女在夜晚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屏帷向月夜窗幽,坐对星河黯自愁。”诗人描绘了一个清冷、寂静的夜晚景象
注释: 白马青袍事事新,君家兄弟更无伦。 那堪一夜西风恶,鸿雁行中少二人。 译文: 白马青袍事事新,君家兄弟更无伦。 那堪一夜西风恶,鸿雁行中少二人。 赏析: 首句“白马青袍事事新”中的“新”字和“事”字,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都处于更新状态;而“青袍”则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第二句中的“伦”字,表达了主人公对兄长们深深的思念之情。第三句的“那堪”一词
【注释】 长信宫:汉成帝刘骜时,以赵飞燕姊妹三人为妃。赵合德最被宠幸,号曰“长信宫”。 可怜:可惜。 天街:指皇宫前的大道。 【赏析】 此诗描写长信宫的春景,抒发宫女寂寞无聊的情怀。 首句写春回长信宫,花也开放了,是写景;二句说花也无人赏玩、欣赏,也是写景。“可怜”二字总起,既写出了春天景色的可爱,又写出了宫女的可怜。三句写天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也是写景。四句写燕子飞来入帘,也是写景。五
注释:隔着树林,远远听到高高的槐树传来蝉鸣声,这声音似乎在树里回荡着。记得每年都有这个时节,蝉鸣声此起彼伏地响过闲庭。 赏析:诗的首句“高槐遥借隔林青”,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的景象,高高的槐树在远处显得格外清静,隔着树林传来的蝉鸣声让人感到宁静而悠长。诗人通过视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第二句“树里鸣蝉乍可听”,则转入听觉的描绘,描述了在树里鸣叫的蝉的声音
注释: 闻蝉:听到蝉鸣。 午夜枝头时饮露,斜阳叶底惯吟风。——在午夜时分树枝上喝着清凉的露水,斜阳之下常吟诵着秋天的风声。 儿童最爱声清切,愁杀悲秋白发翁。——孩童们最喜欢那清脆的声音,但那声音却令悲秋的老人愁苦难当。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蝉的形象和行为,来抒发诗人自己内心的感慨。 首句“午夜枝头时饮露”,描绘了蝉在午夜时分,栖息在树枝上,饮用露水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