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臣。
荐成成不知,告璜璜不嗔。
克也与国论,此国尚有人。
能令汝卜相,谁使汝为君。
东周一失驭,全晋遂三分。
但知晋国乱,不念周家贫。
史官谨初命,千载伤彝伦。
卜相篇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臣
- 家贫思良妻
- 李东阳诗中表达对贤内助的向往,描绘在困境中渴望一位理解与支持的妻子。
- 国乱思良臣
- 描述在国家混乱时期,对有才德之士的依赖和期待,体现国家治理的智慧与力量。
- 荐成成不知,告璜璜不嗔
- 表达对无知者或不悦之人的批评,强调真正的智慧与才能应得到认可。
- 克也与国论,此国尚有人
- 指出即使在艰难时刻,仍有人才存在,为国家带来希望与活力。
- 能令汝卜相,谁使汝为君
- 反思君主的选择标准,提出真正值得信任与重用的人才应是那些具备智慧与能力的人。
- 东周一失驭,全晋遂三分
- 通过历史典故表达国家分裂的悲哀,引发对国家统一与团结的重视。
- 但知晋国乱,不念周家贫
- 对比晋国与周朝的不幸,强调国家命运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 史官谨初命,千载伤彝伦
- 以史为鉴,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警示人们要重视历史教训。
赏析
本诗通过李东阳的《卜相篇》表达了深刻的政治理念和社会观察。诗中通过对个人和国家的比喻,展示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环境的向往,并提出了治国安民的智慧观点。整体而言,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