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且喜傍乡关,慷慨能销壮士颜。
四海龙蛇悲已尽,一夫鸿鹄恨多闲。
青年汗血龙媒蹀,白首衣裳雉子斑。
膝下欢娱谁九日,黄花插满绿萱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它描述了在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作者乘坐小舟经过清远峡的壮丽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登高且喜傍乡关,慷慨能销壮士颜。
“登高且喜傍乡关”:登上高处,看到家乡的景象,感到喜悦。
“慷慨能销壮士颜”:心情激动,感慨万千,能够消解壮士的忧愁。
四海龙蛇悲已尽,一夫鸿鹄恨多闲。
“四海龙蛇悲已尽”:四海之内,像龙蛇一样的生灵都已经悲哀地死去。
“一夫鸿鹄恨多闲”:一个人如鸿鹄一样的自由飞翔,但却被束缚,感到深深的遗憾。
青年汗血龙媒蹀,白首衣裳雉子斑。
“青年汗血龙媒蹀”:年轻人骑着汗血宝马奔跑。
“白首衣裳雉子斑”:老人穿着华丽的衣服,就像雉鸡身上的花纹一样。
膝下欢娱谁九日,黄花插满绿萱间。
“膝下欢娱谁九日”:在这个节日里,有谁能陪伴在膝下,享受欢乐呢?
“黄花插满绿萱间”:用黄色的菊花装饰房间,就像绿色萱草之间的空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通过对比年轻与年老的不同生活状态,反映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经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