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箧登坛兴转浓,伊吾夜半事雕龙。
三都赋就重瞳喜,帜拔燕山第一峰。
【注释】
- 陈太公:指汉代的陈平,因封“淮阴侯”而称。
- 鼓箧(qiè):古代一种用竹管或皮制的箱子,用来盛放书简。登坛:登上祭坛。
- 伊吾:地名,在今新疆境内。事雕龙:指撰写《说文解字》等作品。《说文解字》,又称《说文》、《许慎说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字典之一。
- 三都赋就重瞳喜:指汉文帝时期,陈平辅佐太子刘启平定诸吕之乱,并撰写了《三都赋》。重瞳喜,指陈平辅佐太子有功,文帝非常高兴。
- 帜拔燕山第一峰:旗帜插上燕山最高的山峰,形容陈平功劳巨大,如插旗于高山。燕山,位于今河北省北部。第一峰,指最高峰。
- 赏析:这首诗赞扬了陈平的功绩和才能。首句“鼓箧登坛兴转浓”,描绘了其才学出众、才华横溢的形象;第二句“伊吾夜半事雕龙”,则突出了其辅佐皇帝平定叛乱、撰写《三都赋》的重要贡献;最后一句“帜拔燕山第一峰”,表达了对陈平功高权重、威名远扬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展现了陈平的卓越才干,又体现了作者对其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