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闽古夷服,无诸汉英雄。
秦鹿既已死,却辞隆准翁。
组练照海色,旌旗来故宫。
赫矣茅土业,大哉开辟功。
事往沧海变,龙飞霸图空。
昔日钓龙台,空余江水中。
桂殿苔色古,空陵云气红。
朝夕卷寒潮,隐隐闻雷风。
登临毕余景,感叹无终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无诸钓龙台怀古三首》中的第三首。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瓯闽古夷服,无诸汉英雄。
秦鹿既已死,却辞隆准翁。
组练照海色,旌旗来故宫。
赫矣茅土业,大哉开辟功。
事往沧海变,龙飞霸图空。
昔日钓龙台,空余江水中。
桂殿苔色古,空陵云气红。
朝夕卷寒潮,隐隐闻雷风。
登临毕余景,感叹无终穷。
注释:
- 瓯闽:指古代的瓯越地区和闽地,这里泛指中国东南一带。
- 古夷服:指的是古代夷人的服饰文化。
- 无诸:人名,这里指代一个汉朝的英雄人物。
- 秦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到过东南地区的一些地方巡游,这里的“秦鹿”指的是这些地方。
- 却辞隆准翁:意思是说这个英雄人物在完成使命后,选择了离开这个地方,不再回来了。
- 组练: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形式,这里用来形容海上的战斗场景。
- 旌旗:古代战争中用来指挥的旗帜。
- 赫矣:形容事物显赫、盛大。
- 茅土业:古代帝王赐予有功之臣的土地,这里指的是开疆拓土的事业。
- 开辟功:开创事业的成就。
- 沧海:大海,这里比喻变化无常的世界。
- 龙飞霸图:像龙一样腾飞,建立霸业。
- 昔日钓龙台:指过去的钓鱼台,这里暗指曾经有人在这里进行过某种重要的活动或事件。
- 江水中:指钓鱼台所在的江水之中,这里暗示着历史的变迁。
- 桂殿: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宫殿的古老和神秘。
- 苔色古:苔藓的颜色古朴,这里用来描绘古老的宫殿景象。
- 空陵:荒废的墓地,这里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
- 寒潮:冷冽的海潮,这里用来比喻历史的冷酷和无情。
- 雷风:雷电交加的景象,这里用来比喻历史的风云变幻。
- 无终穷:没有尽头的意思,这里暗示着对历史长河的感慨和对未知未来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瓯闽地区的历史变迁和英雄人物的事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英雄壮举的感慨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词汇和意象,如“组练”、“旌旗”等,通过这些词汇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场景和英雄的英勇气概。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度理解和思考。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