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遍天涯,几引流霞,小楼宛转暮云遮。记得当时歌舞地,眷柳怜花。
归路一鞭斜,断送年华,红阑几曲碧窗纱。酒醒更残灯又灺,梦落谁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诗词类阅读包括古代诗歌、词、名句等,侧重考察考生的语感和文化素养,答题时按顺序作答即可,切不可写错别字。
本题中,首句“浪淘沙”即《浪淘沙慢》,是柳永所作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平韵。《浪淘沙慢》是一首抒写离愁别恨的词。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态与环境,下片写离别后的相思之苦。此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叙事抒情,前后相映成趣。
译文:
无边无际的芳草铺满了天涯海角,几缕游丝流连着残阳余晖,小楼曲折宛转,被晚云遮得严严实实。记得当时歌舞之地,眷恋着柳树怜惜花儿。
回乡的路上,我一鞭斜指路旁,不知不觉地消磨了大好时光,红栏杆曲折婉转,碧窗纱窗透出幽光。酒醒后更添凄清,梦魂飘荡到谁家?
赏析:
此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叙事抒情,前后相映成趣。
起两句,写羁旅行役中的所见所感,以“天涯”领起,点出了空间的距离,而“芳草遍”又写出了时间的推移,春去秋来,岁月流逝之感也油然而生。这两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是指眼前所见的芳草地;虚写是指心中所想的故乡的美景。“天涯”,不仅指地理上的天边,也泛指人世之外。“天涯”与“芳草”相映衬,使整个画面显得辽阔苍茫,无限广阔,同时也暗寓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过片三句紧承上文,写词人的归思。“归路”二句,化用杜牧诗句“夕阳堤畔驻征骖,何处杨柳破黄昏”。意思是说词人一路骑马,夕阳西下时分马停驻在堤边,只见杨柳依依,暮云低垂遮住了天空,不禁勾起了当年在故乡歌舞时的欢乐回忆。这三句写景抒情,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写得更加深刻。
结尾二句,由景入情。“酒醒”二句写酒醉后醒来的情景,暗示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酒醉”与“醒”构成时间对比;“断送”与“留连”构成感情对比。“酒醒更残灯又灺”,既写出了酒醉之后清醒时的痛苦心情,又暗示出词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梦落谁家”,是说词人梦见自己回到故乡,但梦醒之后却不知该去哪个人家才好,言外之意是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苦,不知何去何从!
全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叙事抒情;前半部分重在描写词人羁旅途中所见所感,后半部分重在叙述词人归程中的所见所思。两相对比,使词意更加深刻。同时上片中“芳草”、“晚云”等景物与下文的归路、残灯等景物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使整首词充满了浓郁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