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才名沈隐侯,独骑紫马向南州。
离筵晓落三山寺,征旆晴分四月秋。
客到炎方春雨满,珠还沧海夜光浮。
汉家铜柱今犹在,此去凭君一借筹。

【解析】

此为送别诗。首句“吴下才名沈隐侯,独骑紫马向南州”中的“独骑紫马”指沈约,是诗人对沈约的称颂。次句“离筵晓落三山寺”中的“离筵”指送别宴席。“三山寺”,今属福建福州市。第三句“征旆晴分四月秋”中的“征旆”指出行之旗。第四句“客到炎方春雨满,珠还沧海夜光浮”中的“炎方”指南方。“珠还”用《后汉书.王霸传》故事:东汉末年,交趾出产一种明珠,称为“夜光珠”,因夜光而闻名,但久藏不散,故人称之为“还”。又因夜光在海水中发光,故称“还海”。这里指沈约将到任廉州。第五句“汉家铜柱今犹在,此去凭君一借筹”中的“铜柱”,指汉武帝时,在南海设郡,立铜柱以标志其境。《史记·南越尉佗列传》载:秦朝末年,南海尉赵眒造反,秦朝派屠睢、杨翁等率兵攻打赵佗,赵佗发兵抵抗,秦军被击退。公元前111年,秦始皇遣将军赵佗平定岭南,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在桂林郡设南海郡尉,立石标界。后汉朝初年,南海太守黄叔度在南越设吏卒守卫,立碑作记。“铜柱”即指此。第六句“此去凭君一借筹”中的“凭君一借筹”是说,请你为我写一封推荐信,以便我能够顺利到任。最后两句“客到炎方春雨满,珠还沧海夜光浮”中的“炎方”指南方。“珠还”指珍珠回到海边。

【答案】

吴下才名沈隐侯,独骑紫马向南州。离筵晓落三山寺,征旆晴分四月秋。客到炎方春雨满,珠还沧海夜光浮。汉家铜柱今犹在,此去凭君一借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