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长自爱惜,夜长复凄恻。
人生几何时,少壮已非昔。
凉风动万里,起念南与北。
山川路杳杳,车马去不息。
燕赵高声名,荆扬壮材力。
仲尼七十说,未遇身削迹。
为云不上天,焉能雨八极。

日长自爱惜,夜长复凄恻。

人生几何时,少壮已非昔。

凉风动万里,起念南与北。
山川路杳杳,车马去不息。
燕赵高声名,荆扬壮材力。
仲尼七十说,未遇身削迹。
为云不上天,焉能雨八极。

赏析:

诗句解读及译文

  1. “日长自爱惜”:随着日光增长,诗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宝贵,这反映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珍视。
  2. “夜长复凄恻”:夜幕降临,更增添了一份孤寂和凄凉,夜晚的延长让心境更为复杂。
  3. “人生几何时”:诗人反问人生的短暂,感叹时光易逝,表达了对生命有限性的感慨。
  4. “凉风动万里”:凉爽的秋风吹拂,引发了诗人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远行的无奈。
  5. “起念南与北”:由于天气的变化,诗人开始怀念南方的温暖和北方的辽阔。
  6. “山川路杳杳”:描述的是旅途的遥远和未知,道路的曲折和迷茫,体现了旅行的艰辛和探索的渴望。
  7. “燕赵高声名”:燕赵之地因其声名显赫而闻名,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人物或文化遗迹。
  8. “荆扬壮材力”:提到荆楚和扬州地区人才辈出,展现了地域文化的力量和繁荣。
  9. “仲尼七十说,未遇身削迹”:孔子在七十岁时仍在积极传播思想,但最终未能遇到赏识他的国君。
  10. “为云不上天,焉能雨八极”:比喻即使有才能和志向,如果不能得到施展的机会,也难以达到理想的高度。

注释与关键词释义:

  • 日长:指日子一天天过去,暗示生命的短暂。
  • 夜长:夜晚持续的时间变长,常使人感伤或孤独。
  • 人生几何时:询问生命中有多少时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 凉风:秋天的风,常用来象征变化和离别。
  • 凄恻:悲伤和哀愁的情感。
  • 燕赵:泛指河北一带,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和政治中心。
  • 荆扬:指湖北和广东地区,历史上也是文化繁荣的地区。
  • 仲尼:指孔子,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 七岁:孔子晚年仍积极教学,但未被重用。
  • 上九天:比喻追求高远的理想,但往往受限于现实。
  • 下八极:比喻实现广泛的影响力或影响范围。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作引子,通过描绘日长夜长带来的情感变化,引出了对人生、才华与命运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和隐喻,如白天与黑夜的转换、南方与北方的风景变化等,都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哲思。整首诗不仅展示了陶渊明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深刻观察,还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解释,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用心和艺术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