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循行,玉堂话别,屈指经年。正南浦怀人,绿波春水,西风送客,落木秋烟。我到东山,君居北阙,塞雁江鸿又各天。频问讯,望钟陵明月,相忆娟娟。
茅斋日晏高眠。时步屧、支筇野水边。喜林鸟如呼,归来可乐,沙鸥作伴,相对堪怜。惟有丹心,浑忘白发,春梦长依黼房前。愿故人,好力持舟楫,弘济商川。
【注释】
- 骢马:青白色的马。循行:徘徊。
- 玉堂:指中书省,古代皇帝的内庭。
- 屈指经年:屈算已过一年了。
- 南浦:泛指水边。怀人:怀念某人。绿波春水:指江水碧绿而清澈。西风送客:西风萧瑟,送别旅人。
- 我到东山:诗人自指,东山是谢安隐居的地方。北阙:指京都长安城北的宫门。塞雁江鸿:指塞外的飞禽和江南的行雁,又各天:各在天之一方。
- 频问讯:经常问候。钟陵:钟山,在今江西南京市西北,为南京古称。月:明月。娟娟:皎洁貌。
- 茅斋:草庐。高眠:高卧,躺着睡觉。支筇:拄着手杖。野水边:野外的水中。
- 林鸟如呼:像林鸟一样地呼唤你。
- 沙鸥作伴:沙鸥作陪伴。相对堪怜:互相看着可怜。
- 丹心:赤诚之心。浑忘白发:完全忘却自己满头的白发。长依黼房前:永远留在皇帝身旁。黼(fǔ)房:帝王正殿前有斧形花纹的台阶,故称。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元兵入侵、国难当头时写给方思道的。当时作者正在杭州闲居,而方思道却官居要职,所以作者写此词以慰劳其远役的忧心。全词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思。
上阕首二句写景,起兴,写朋友离别后的相思之情。“南浦”二句,写景兼寓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美好祝愿。“我到东山”一句,用典,表明自己虽在闲居,但时刻不忘忧国忧民之心,随时准备为国家效力。“塞雁江鸿”两句,以塞外大雁和江南大雁比喻友人和自己,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频问讯”两句,写自己与友人相隔千里,常常思念对方,希望早日重逢。下阕首句写景,写诗人在野水边的茅舍中高卧,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喜林鸟如呼”二句,写诗人听到林鸟的鸣叫声,联想到友人也一定在思念自己,因此倍感欣慰。“惟有丹心”四句,用典,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以及对自己白发苍苍却仍愿为国家效力的坚定信念。结句“愿故人”三字,点明全词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