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半饷看云睡。枕簟凉生,不觉西风至。屈指明年六十二。巾中白发先秋坠。
造物小儿真剧戏。反复无端,堪笑人间事。履险从来吾有备。安身只是心无累。

【注释】

高楼半饷看云睡:在高楼里久久地观赏白云。

枕簟凉生:枕头和席子因久睡而变凉。

屈指明年六十二:屈明,李蒲汀的字。他明年将要六十岁。

巾中白发先秋坠:头上白发已先于其他的头发从发际上坠落了。

造物小儿真剧戏:造物者(自然),真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

反复无端:反复无常。

堪笑人间事:可笑的是人间的事。

履险从来吾有备:履险,指走危险的道路。吾,我的。我一向有准备。

安身只是心无累:安心处世,只要求心中没有负担。

【赏析】

《蝶恋花·次李蒲汀秋日之作》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在一次秋天的登高望远之际所作,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首句“高楼半饷看云睡”,描绘了一个人在高楼之上,久久地望着天空的云彩,似乎被它所吸引,忘却了时间的流逝。这种情景,让人联想到古人常说的“登高望远”,即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景象。然而,这里的“云”并非单纯的自然现象,而是象征着词人的心境和情感。在古代文学中,“云”常常代表着虚无缥缈、变幻莫测的事物,而“高楼”则象征着词人的孤独和寂寞。因此,这一句中的“看云睡”可以理解为词人在面对人生的孤独和无奈时,只能选择在云端寻找慰藉和解脱。

接下来的句子“枕簟凉生,不觉西风至”,则是对前一句的具体化描述。这里提到的“枕簟”,是指床上的枕头和席子的凉意,暗示着词人已经很久没有休息了。而“不觉西风至”则进一步描绘了词人对于季节变化的感知能力。西风的到来,意味着冬天的到来,也预示着词人的生活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里,“不觉”二字的使用,强调了词人对于季节变化的迟钝和麻木,反映出其内心的孤寂和无助。

接下来的两句“屈指明年六十二,巾中白发先秋坠”,则是对词人的年龄和形象进行描写。这里的“屈明”是李蒲汀的字,他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是一种对年龄的恐惧和忧虑。而“白发先秋坠”则进一步描绘了他的衰老之态。在古代文学中,白发往往是老年人的象征,而“先秋坠”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最后两句“造物小儿真剧戏,反复无端,堪笑人间事”,则是对自然和人生的哲理性思考。这里的“造物小儿”指的是自然界中的万物,它们仿佛具有自己的意志和情感,不断变换着形态和状态。而“反复无端”则表达了一种对事物无常性的感叹。在这里,“堪笑人间事”则暗示了词人对于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和纷争的嘲讽和不屑一顾。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她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将复杂的情感和哲学思考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