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不踏长安道。整顿乾坤济时了。水边时伴鹭鸥群,竹里日教宾客到。
南园日暖寻芳草。坐爱溪荷摇翠葆。日长无事即神仙,未信朱颜容易老。
玉楼春·次周美成
何年不踏长安道。整顿乾坤济时了。水边时伴鹭鸥群,竹里日教宾客到。
南园日暖寻芳草。坐爱溪荷摇翠葆。日长无事即神仙,未信朱颜容易老。
注释
- 何年不踏长安道:何时不踏上通往长安的道路。长安,古都名,此处指代京城或朝廷。
- 整顿乾坤济时了:整顿天下、治理国家,使之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乾坤,指天地宇宙,常用来比喻国家的全局和大业。
- 水边时伴鹭鸥群:时常与鹭鸟和鸥群为伍。水边,指靠近水域的地方。鹭鸥群,指的是众多的鹭鸶和鸥鸟。
- 竹里日教宾客到:竹林中常常有客人来访。日教,意为太阳让……得以到来。宾客,这里泛指访客,特别是尊贵的客人。
- 南园日暖寻芳草:在温暖的南园寻找芬芳的花草。南园,一般指美丽的园林或别墅。
- 坐爱溪荷摇翠葆:喜爱溪边的荷叶如同翠绿的头巾一样摇曳。坐爱,形容因爱好而不忍离去。翠葆,绿色的头巾,这里借指荷叶。
- 日长无事即神仙,未信朱颜容易老:日子悠长无事则似神仙般自在,但不相信容颜会轻易衰老。
赏析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岁月变迁的感慨。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同时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词以简洁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悟。
“何年不踏长安道”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长河的感慨,以及他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他渴望能够为天下百姓带来福祉,实现治国安民的理想。
“整顿乾坤济时了”显示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责任感。他认为,只有当国家治理得当,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也是他所追求的“济时”之境。
“水边时伴鹭鸥群”和“竹里日教宾客到”两句,分别描绘了作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在水边陪伴鹭鸶和鸥群,在竹林中迎接贵客的到来,这些场景都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南园日暖寻芳草”和“坐爱溪荷摇翠葆”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他不仅关注国家大事,更注重个人生活的享受。这种生活态度反映了作者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双重追求。
“日长无事即神仙”,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悠闲生活的喜爱。他认为在无事的日子里,可以像神仙一样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不必过于追求功名利禄。
最后一句“未信朱颜容易老”,则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岁月如梭,容颜易老,作者对此表示了深深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一篇反映时代风貌和个体命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