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箫鼓起中流,十里芙蓉两岸秋。
荇带乱萦青雀舫,菱歌低度白鸥洲。
吴山积翠斜侵郭,越女凝妆尽倚楼。
三竺钟声听渐远,半江微月送归舟。

西湖泛舟

夕阳西下,箫鼓声中,中流泛起涟漪,十里外芙蓉花两岸秋色正浓。
荇带轻绕青雀舫,菱歌低吟白鸥洲。
吴山翠色斜侵郭,越女凝妆尽倚楼。

三竺钟声渐远去,半江微月送归舟。

赏析:

诗的开头“夕阳箫鼓起中流”,描绘了一幅宁静且热闹的景象。夕阳余晖映照在湖面,箫鼓声从远方传来,仿佛是天边传来的乐音。这声音不仅带来了音乐的享受,也预示着一天的结束,给游人在忙碌一天后带来片刻的宁静与放松。

“十里芙蓉两岸秋”则进一步描绘了西湖秋季的美丽景色。荷花盛开,岸边的秋意盎然,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而“荇带乱萦青雀舫,菱歌低度白鸥洲”两句,则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水上景象。青绿色的荇带随着波纹飘动,船上的菱歌轻柔地飘荡在空中,与白鸥洲上的歌声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观。

诗人的视线转移到了远处的吴山,那里的青山翠绿直逼天际,给人一种深远而幽静的感觉。而“越女凝妆尽倚楼”则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楼头凝望着远方的景色。她的身影与周围的山水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最后一句“三竺钟声听渐远,半江微月送归舟”,则是诗人情感的抒发。随着夕阳的落下,三竺寺的钟声也逐渐消失在远方,只剩下一轮半隐半现的月亮伴随着归舟。这最后的描写,既是对一天旅程的总结,也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同时,诗中的意象、色彩和声音,也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景色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