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上行行人渐少。一声断角谯门杳。烟霭微茫笼树杪。斜阳倒。乱鸿数点青山小。
人正饥来牛正饱。驱鞭懒顾平原草。两两绝流归去好。寒塘悄。西风吹雪芦花老。
渔家傲 · 两牧子骑牛晚渡
【注释】:
沙:水边。行:行列,指牛羊的群体。渐:逐渐,渐渐。一声:形容声音洪亮。断角:牛的角断了。谯门:古代城楼上面有短木做的望楼,上面有人敲击着小铜铃报时。杳:消失不见,这里指看不见了。烟霭(àn):烟云。微茫:模糊。笼:笼罩。树杪:树梢。斜阳:太阳偏西。倒:倾斜。乱鸿:飞鸟。数点:几处。青山:远处青翠的山峦。人正饥:牛羊因饥饿而来。人正饥来牛正饱。驱鞭懒顾:赶着牛羊鞭声懒得去理会。平原草:原野上的草地。两两:一对对,成双。绝流归去好:离开水流回去是最好不过的事。寒塘悄:冷清寂静的池塘。芦花老:秋天芦花凋零。
赏析:
《渔家傲》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调以柳永《渔家傲·秋思》为正体,双调六十字,前后片各六句、五仄一叠韵。其代表作品有柳永《渔家傲·秋思》等。
“沙上行行人渐少。”首句起得突兀,但紧接着就点明时间——傍晚;地点——沙上;动作——行人渐少。“一行”和“二行”、“三行”相映,构成鲜明的对照,使读者清楚地看到夕阳下,沙上行人稀疏而稀少的景象。“一声断角谯门杳”,由“行人数少”进一步推衍出“城门已关上”的意思,于是又从听觉上写出了城门关后的静寂感。“烟霭微茫笼树杪”两句写远景:烟霭蒙蒙笼罩着树木的顶部。作者把视线引向远方的群山,在暮色中,山色显得格外苍翠,给人一种宁静之感。诗人的目光由近及远地移至眼前:“斜阳倒。乱鸿数点青山小。”这里写的依然是一幅画面:夕阳西下,天边出现一道红光;几只鸿雁在空中盘旋,发出叫声,仿佛在告诉人们,夕阳快要落下了;在远处青翠的小山上,有几座孤零零的山峰,与天际的红霞交相辉映。这四句话描写了一幅晚景图。在这四句话里,诗人运用多种手法,将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人正饥来牛正饱,驱鞭懒顾平原草。”这句的意思是说,人正在饥饿的时候来了,而牛则已经吃饱了;鞭声懒得去理会。“两两绝流归去好”,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两两成对地离去,归去是最好。“寒塘悄,西风吹雪芦花老”,这句的意思是说,寒气逼人的池塘寂静而冷清,西风吹过芦花,芦花变得枯萎衰老了。
这首词通过晚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全词意境高远,语言清新自然,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