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孤亭落照间,六朝遗迹草斑斑。
荣华有尽英雄去,江水无穷鸥鹭闲。
商女晚来犹自唱,行人春尽不知还。
故园遥在三江外,烟树微茫独倚阑。
【注释】
百尺孤亭:指亭子高峻独立,有如一柱擎天。
六朝遗迹:指南京的古迹。
荣华有尽:指功名利禄总有尽头。英雄去:指英雄人物终将逝去。
商女晚来犹自唱(yǎn):傍晚时分,歌女还在那里唱歌。
行人春尽不知还(huán):春天已过,行人不知回家。
遥:远。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怀古之作。诗人通过描写眼前景物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功名富贵等一切世俗名利的淡泊之情。
首联“治亭寓目”点出全诗主旨。诗人在亭上凝望,看到一片夕阳余晖下,高峻挺拔的孤亭矗立在江边。孤亭虽立,但无人欣赏,只能让鸟儿在上面觅食。这不禁让诗人想到,这孤亭上的草木,也像六朝时的繁华一样,早已荡然无存。而如今,那曾经辉煌一时的英雄人物也都已离去。他们留下的只是那无尽的历史遗迹,以及江水滔滔,鸥鹭闲适地游弋其中的景象。
颔联“荣华有尽英雄去,江水无穷鸥鹭闲。”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载体,描绘出了一幅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人物消逝后的历史画卷。这里的“英雄去”并不是指那些已经去世的英雄人物,而是比喻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现在却已失去权势地位的英雄人物。他们的荣华富贵都已经成为过去,但他们的精神和思想却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后人。至于那些平凡的百姓,他们的生活虽然平淡无奇,但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他们就像那江水一般,源源不断,永不停息。
颈联“商女晚来犹自唱,行人春尽不知还。”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评。当时的社会风气不正,人们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道德和良知。商人在晚上还在街上大声歌唱,这种行为让人难以理解。而那些行人则只顾自己享受快乐,却不知道回家的路。这种只顾眼前享乐,不顾后果的行为,正是当今社会所要摒弃的不良风气。
尾联“故园遥在三江外,烟树微茫独倚阑。”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他的故乡虽然遥不可及,但是那熟悉的风景依然在他的心中。他站在栏杆上,望着远方的景色,感叹时光流转,岁月如梭。这种对家乡的深情厚意,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功名富贵等一切世俗名利的淡泊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和问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