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项本勍敌,龙虎自吞噬。
宽仁与残暴,成败亦自异。
项疑范增谏,刘悟董公说。
乌江既羞渡,咸阳合称帝。
遗臭与流芳,亦各垂万世。

诗句:刘项本勍敌,龙虎自吞噬。

译文:刘项本来实力相当强大的对手,最终却如龙虎般相互吞食。

关键词注释:

  1. 刘项:指刘邦和项羽两位古代英雄。
  2. 本勍敌:原本是强大的对手。
  3. 龙虎:古代传说中的两种神物,此处用以象征双方势力的强弱。
  4. 自吞噬:自行吞并。
  5. 宽仁与残暴:表示人物性格的两面性,既有仁慈的一面,也有残暴的一面。
  6. 成败亦自异:即使最终结果不同,但过程和原因都是不同的。
  7. 范增谏:范增是项羽的重要谋士,他曾经劝项羽杀掉刘邦,但项羽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8. 董公说:董公指的是韩信,他是刘邦手下的著名将领,他劝刘邦不要急于攻打项羽,而是先巩固自己的力量。
  9. 乌江既羞渡:指项羽在乌江之战中选择了自杀,而不是继续战斗。
  10. 咸阳合称帝:指秦朝末年,项羽攻破咸阳后自立为王,建立了西楚霸王国。
  11. 遗臭与流芳:分别指死后的恶名和生前的美名,两者都将会流传千古。
  12. 垂万世:意味着这些事迹将会被永远记住,影响后世。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刘邦和项羽的形象描绘,展现了他们的勇猛、决断和智谋。诗中的“龙虎”象征着他们之间的竞争和冲突,而“宽仁与残暴”、“疑谏”等词则揭示了他们性格上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诗人通过对比这两位英雄的不同结局,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此外,诗中的“宽仁与残暴”、“疑谏”等词汇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现象深刻的观察和思考。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