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王意气凌寰宇,十万雄兵辟疆土。
登临更有章华台,睥睨中原瞰荆楚。
穷奢极丽非良谋,纵乐日向高台游。
皓齿能歌细腰舞,蛾眉宁识人间愁。
一朝霸业归萧索,江上游魂招不得。
夕阳衰草栖寒烟,伤心忍过荒台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情感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此诗前两句写灵王的豪奢淫逸,后六句写灵王荒淫失政,导致国破家亡的悲剧。
【答案】
①姑苏台:即吴宫,在今苏州市西北。②章华台:楚灵王所建,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③穷奢极丽:形容奢侈华丽到了极点。④细腰:指纤纤细腰,这里用来形容美女。⑤江上游魂:传说屈原死后化为鱼,被渔夫捕上岸,渔夫把屈原的身体放在江中游动,所以诗人以江上游魂来暗喻屈原的亡灵。
译文:
吴王灵王的气派志向,可以凌驾于天下;十万雄兵,辟疆拓土,威风凛凛。他登上高台,俯瞰中原,心比天高,目比鹰隼还要锐利。然而,他纵情声色,穷奢极欲,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却不知国家已经危在旦夕了。
灵王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国势日衰。后来,楚国被秦国灭掉,灵王也被杀死,他生前所建造的宫殿也随之毁弃,成为一片废墟。昔日繁华的姑苏台、章华台等,也成了断壁残垣。这些豪华建筑的遗址成了游魂的栖身之地。
赏析:
此诗是作者借古讽今之作。全诗共八句,每句一韵,首句起韵,押平声韵。诗的前四句,写灵王当年的气吞河山的气势,以及他当年如何挥金如土、纵欲无度的豪奢生活。诗的后四句则写灵王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国势日衰。最后四句则是对灵王灭亡后,他的豪华建筑变成了断壁残垣的凄凉景象的描写。
诗的开头就直截了当地指出灵王当年是何等的气派:“灵王意气凌寰宇”,意思是当年灵王的气概可以傲视天下。“意气”是指精神气概、志向和抱负,“凌”是超越的意思,这里指的是超越一切。“寰宇”是指天下,这里是泛指当时的天下。这里说的是灵王当年志气远大,雄心勃勃。“十台怀古姑苏台”一句就是由此而来,意思是说当年灵王有十台楼台之多,足以让他傲视天下。“十万雄兵辟疆土”,也是由此而来,意思是说灵王有十万雄兵,足以让他开拓疆土。“登临更有章华台”,这句是承上面的“十台”而来,意思是说当年灵王又有章华台之胜。“睥睨中原瞰荆楚”,也是由上面的“十万雄兵辟疆土”而来,意思是说灵王又可以俯瞰中原,俯瞰荆楚。这几句都是从正面来写灵王当年的英武、豪迈。
然而紧接着的“穷奢极丽非良谋”一句,却是一个转折,意思说灵王虽然有勇有谋,但是他的穷奢极欲、纵欲无度却是不可取的。“能歌”、“能舞”,是说他有歌舞方面的才能;“能歌”、“能舞”又进一步说明他对音乐歌舞很精通,很爱好。“蛾眉宁识人间愁”,意思是说即使像西施那样绝代佳人,又能懂得人间的忧愁吗?西子是古代美人的代表,这里用来比喻灵王的妃子。“蛾眉宁识人间愁”的意思是说即使是这样的绝代佳人,又怎么能懂得人间的忧愁呢?“宁”是疑问词,相当于“岂”,表示反问,这里是强调。这句话是对前面所说灵王纵欲无度、不理朝政的进一步揭露和批评。
最后四句,写灵王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国势日衰。“一朝霸业归萧索”意思是说一时的霸业归于衰落。“江上游魂招不得”,意思是说长江上游的鬼魂无法召唤回来。这里的“江上游魂”是比喻的意思,指灵王的亡灵,意思是说即使亡灵能够回到故乡,但灵王的霸业却再也回不来了。这两句是诗人对于灵王的批判。
这首诗通过对灵王过去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灵王荒淫无度的批判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