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峰下学宫成,宫外新泉以藕名。
有本知为君子泽,一泓先得圣人清。
凉生肝鬲同冰饮,静写须眉似镜明。
洙泗渊源湮已久,赖公重此濯吾缨。

藕泉为孔少府赋

莲花峰下学宫成,宫外新泉以藕名。

有本知为君子泽,一泓先得圣人清。

凉生肝鬲同冰饮,静写须眉似镜明。

洙泗渊源湮已久,赖公重此濯吾缨。

注释:

  1. 莲峰下建学宫,名为“莲峰书院”,是明代儒学的圣地。
  2. 莲峰书院外,有一道清澈见底、源流不息的新泉水,人们称之为“藕泉”。
  3. “有本”指孔子,他的学说如荷花般纯净无瑕,如同君子之泽;“一泓”指的是孔子,他的思想如同一泓清泉,源远流长,始终清新。
  4. “肝鬲”指人的胸腹之间,这里用来形容泉水的清凉,让人联想到冰水一般的感觉。
  5. “静写须眉似镜明”形容泉水清澈透明,可以映照人的形象,如同明亮的镜子。
  6. “洙泗渊源”指的是孔子曾说:“洙水浊泥,泗水清流。”洙水和泗水都发源于汶水流域,洙泗的源头被认为已经消失了,但孔子的言论依然流传至今。
  7. “赖公”指孔融,他在汉末担任北海相,治理有方,深受百姓爱戴。孔融曾重修泮宫,使学堂更加兴盛。这里的“赖公”是说孔融在洙泗的源头重修了泮宫,使得泉水得以重新焕发生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莲峰书院及其旁的藕泉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莲峰书院的景致和藕泉的清澈,表达了对孔子及其思想深深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君子泽”、“圣人清”、“冰饮”、“镜明”等,将泉水的清澈与孔子的教诲相提并论,展现了诗人对于儒家文化的深厚情感。同时,诗中也提到了洙泗渊源的消失和孔融重修泮宫的历史故事,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文化内涵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