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华开。有如尧时十日出沧海,又似魏宫万炬环高台。
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后出棠榴枉有名,同时桃杏惭轻薄。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无乃群芳主。
巢鸟须生丹凤雏,落英拟化珊瑚树。岁岁年年五岭间,北人无路望朱颜。
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

【注释】

粤江:指广东的珠江。朱华:红色花蕊,即木棉花。尧时十日出沧海:相传尧舜时期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尧王命令羲和氏将九个太阳射下并沉入大海之中。魏宫万炬环高台:指魏武帝曹操建造的铜雀台,台上建有高楼,楼外立着火炬,火光映红台阁。赤瓣熊熊星有角:形容木棉花红如火焰,繁盛而耀眼。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形容木棉花枝繁叶茂,雄壮英武。后出棠榴枉有名,同时桃杏惭轻薄:指木棉与棠梨、石榴相比显得逊色,因为它们没有木棉花那么艳丽夺目。祝融炎帝司南土:传说中南方的气候炎热,由祝融氏管理。此花无乃群芳主:说木棉花是百花之王。巢鸟须生丹凤雏,落英拟化珊瑚树:木棉花开时如凤凰巢穴般密集,花瓣落下如同珊瑚树一般绚丽多彩。岁岁年年五岭间,北人无路望朱颜:《旧唐书.地理志》载,岭南地区“山高谷深,冬温夏热,不识旌表”。木棉花开于五岭之间,北方人无法看到其鲜艳色彩。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希望化作轻飘飘的柳絮飞遍天下,却不知道边远寒冷之地的风霜雪雨。

【赏析】

这首诗写木棉花的特点,赞美木棉花的美丽。诗人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木棉花加以描绘,使其形象丰满而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开阔宏阔,气势雄浑磅礴。

开头四句描写木棉花盛开的景象。诗人从木棉花的外观入手,以“朱华”来概括其颜色,以“十日出沧海”、“千树万树”来说明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接着,诗人以神话传说作为铺垫,以“尧时十日出沧海,又似魏宫万炬环高台”这样的诗句,使读者在领略木棉花壮观景象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历史渊源之深。

接下来四句则是诗人对木棉花的进一步描绘。这里,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木棉花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特别是“赤瓣熊熊星有角”,这句诗既表现了木棉花的颜色之红,又表现出其形状之大,仿佛一颗颗红星点缀其中。再如“壮气高冠何落落”,则表现了木棉花的雄壮英姿。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木棉花的一种期许。他希望能够像木棉花一样,成为天下的主角,不被边远寒冷之地所阻挡。

结尾六句则是诗人对木棉花的赞美之情的抒发。诗人通过想象,将木棉花比作凤凰巢中的小鸟、珊瑚树上的花落,既表现了木棉花的生机勃勃,又表现了其美丽动人。同时,这六句诗也是诗人对木棉花的一种赞美。他认为木棉花是百花之王,是大自然的杰作,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护。

整首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开阔宏阔,气势雄浑磅礴。它不仅是一首描写木棉花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