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巢结在万书丛。营葺半生功。稽古豁然通。任踪迹、幽栖此中。
鹤居松顶,龟藏莲叶,意思亦相同。牖户敞玲珑。是理窟、包涵太空。

【注释】

一巢:书巢,即书屋或书斋。二首:这里指诗的第二部分。营葺(qīnqiè):经营、修建。

幽栖:幽静的隐居生活。理窟:佛教语,比喻真理或道理。包涵太空:包容宇宙万物。

【译文】

我的书屋坐落在藏书万卷的书丛中。半生经营、修建的书庐功业已大成。稽考古籍豁然贯通。随意往来在山林中。

鹤住松顶,龟藏莲叶,意思相通。窗门敞亮玲珑,这是容纳天地真理的处所。

【赏析】

此词是作者晚年退隐之后,于书屋中作书巢之题咏之作。

“太常引·书巢二首”分上下两阕,上阕写书巢之所建。“一巢结在万书丛”四句,点明书巢之所在。“一巢”指的是书庐,也就是作者所筑的书斋。“结在万书丛”,意思是书屋建在藏书万卷的书丛之中,与群书为伍。“营葺半生功”三句,则表明作者之所以能建起这样一座书庐,是因为他半生的辛劳。“稽古”二字,既是书庐所建的原因所在,也表明了书庐的功能所在——稽考古籍,通达古今。“任踪迹”一句,是说书庐的主人可以随时出入其中,畅游其中。“幽栖此中”两句,则是对书庐主人居停其间的生活状态的一种描写,意思是说自己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隐居读书、修道等。“鹤居松顶,龟藏莲叶”两句,是对书庐主人居住环境的进一步描写。这两句既写出了环境之美,又暗含着对人居处的向往和赞美。“牖户敞玲珑”四句,是说书庐的门牖敞开,窗户宽敞明亮。“是理窟”四句,是说书庐就是道理的渊薮,是包罗万象、包容宇宙万物的处所。

下阕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是作者对书庐的歌颂之情的抒发。“一巢”三句,承上启下,承接上阕“营葺半生功”而来,将书庐与古人相联系,以古人自况。“营葺半生功”三句中的“营葺”一词,既指建造书庐,也兼有经营、修饰之意,因此此处所说的“半生功”,实际上就是指作者经营、修饰书庐的半生劳动和心血。“稽考古籍”五字,既是书庐所建的原因之一,也是对书庐的主要用途的揭示。“任踪迹”两句,是说书庐的主人可以随心而动,随时而居。“幽栖此中”两句,则是对书庐主人隐居生活的进一步描写。“鹤居松顶”四句,是对书庐主人居住环境的进一步描写。这四句不仅写出了环境之美,而且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喜爱。“牖户敞玲珑”四句,是说书庐的门牖敞开,窗户宽敞明朗。“是理窟”四句,是说书庐就是道理的渊薮,是包容宇宙万物的处所。

整首词通过对书庐的描写和颂扬,表现了作者退隐后恬淡宁静的心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