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几度共相期,把臂清秋每恨迟。
万树芙蓉迷渡口,一船箫鼓出江湄。
交游散落音书杳,踪迹飘零剑佩知。
起舞夜深添意气,尊前犹自惜蛾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题和艺术手法的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及情感主旨,然后逐句解读,最后根据题目要求概括作答。

首先分析第一联的内容及作用。“东湖几度共相期”意思是:东湖边多少次我们约定相会;“把臂清秋每恨迟”意思是:在清凉的秋风中相互挽臂约定相聚,却总是感到太迟了。这两句写与邹仪生张禹公等朋友的交往,表现诗人与他们志同道合,情深意长的感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殷殷期盼之情。

其次分析第二联的内容及作用。“万树芙蓉迷渡口”意思是:万树芙蓉花盛开,把渡口都遮蔽了;“一船箫鼓出江湄”意思是:一艘船载着箫鼓从江边驶来(此处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江边的繁忙景象)。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繁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江上生活的向往之情。

再次分析第三联的内容及作用。“交游散落音书杳”意思是:结交的朋友分散了,书信音信也断绝(此处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出作者因失去朋友而产生的孤独感);“踪迹飘零剑佩知”意思是:我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所,只有腰间佩戴的剑和佩饰知道(这两句是说:我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居所)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失去朋友而产生的孤独感。

最后分析第四联的内容及作用。“起舞夜深添意气,尊前犹自惜蛾眉”意思是:在月色朦胧下起舞,直到深夜才停止;在酒宴中仍不忘爱惜自己的青春年华(这两句写诗人在宴会中的欢乐,表现出他豪爽的性格特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宴会中畅饮高歌的愉快心情,抒发了诗人对美好年华的珍惜之情。

【答案】

甲寅中秋日同邹仪生张禹公集饮郭先生馆登水明楼时翁山别后期菊里元孝不至校书小梧泣诉赎身 东湖几度共相期,把臂清秋每恨迟。

万树芙蓉迷渡口,一船箫鼓出江湄。交游散落音书杳,踪迹飘零剑佩知。起舞夜深添意气,尊前犹自惜蛾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