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过雨春融液。月色桐花香藉。梦断晓莺山更寂。可谁寻觅。
曾嫌紫陌同尘,岂畏红芳避迹。朝阳鸣凤无消息。也应抛掷。

画堂春 · 山桐花盛开壬午暮春

柴门过雨春融液。月色桐花香藉。梦断晓莺山更寂。可谁寻觅。

曾嫌紫陌同尘,岂畏红芳避迹。朝阳鸣凤无消息。也应抛掷。

注释:

  1. 柴门(柴草编成的门):指简陋的农家小舍。过雨(经过雨水):经历了下雨的过程。春融液:“融化”的谐音,春天融化的液体。
    译文:柴草编成的门经过雨水的洗礼,春意融液。月光洒满桐花的香味弥漫整个画面。
    赏析:《画堂春》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词。上片写山桐花盛开的景象。“柴门过雨春融液”,以“融液”形容雨后大地万物复苏之状;“月色”二字写出了月夜中山花的幽香;“梦断晓莺山更寂”则写出了春夜中的宁静和寂静。下片写对春天的思念之情。“曾嫌紫陌同尘”写自己曾经嫌弃红尘俗世;“岂畏红芳避迹”表明自己不会因为害怕红尘而回避。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朝阳鸣凤无消息”表示自己希望听到朝阳鸣凤的消息,但又担心听不到;“也应抛掷”则表达自己对朝阳鸣凤的向往之情。整首词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文字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