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双桃李,及时花又子。明岁亦如斯,岁岁春风里。
孰云贱妾可相比,一朝轻掷成覆水。夫婿孰云如岁时,一岁一时情未离。
可知男儿情多少,不及女流酒一卮。老姑何尝怒堂上,草草直把中心痴。
何必区区分缣素,吟就白头他不顾。妇人三十亦翩翩,抚影不自知其故。
新人不是可恨人,郎亦不过钱为主。儿饥女哭门墙东,寄与新人勿太妒,尤愿新郎勿再误。

【注释】

庭前:院子里。双桃李:比喻夫妻恩爱。明岁:来年。孰(shú):谁。轻掷(zhì):轻易抛弃。覆水:泼出的水,难以回收。时:时节。情未离:感情没有分离。可知:可以知道。区区:形容微不足道,这里指小气。缣素:指丝织品。白头:指头发变白。他不顾:他们不理会。翩翩:轻盈飘逸的样子。儿饥女哭:儿子饿得直哭,女儿哭得直喊。寄与:送给。新人:指新娶的媳妇。郎亦:也指丈夫。钱为主:以钱财为重。尤愿:特别希望、但愿。

【赏析】

《弃妇篇》是一首弃妇的自述诗,通过弃妇之口抒发了被抛弃者的怨愤之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残酷压迫和无情打击,反映了广大被迫害妇女的心声。

第一首:“庭前双桃李,及时花又子。”这两句写庭院中双桃李花开,又是花又结子。“及时”二字,写出了桃花李花盛开的时间,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同时暗含出诗人的惜春之意。“明岁亦如斯”,意思是明年春天,这些桃花李花仍然开得很鲜艳美丽。“岁岁春风里”,意思是每年春天,这些桃花李花都开在春风中,表现出诗人对桃花李花的喜爱和对春天的留恋。

第二首:“孰云贱妾可相比,一朝轻掷成覆水。”这两句诗人以桃花李花自比,说自己虽然地位低贱,但是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那些轻易被丢弃的人则如同泼出的水,难以挽回。“一朝轻掷成覆水”,指的是被抛弃的人像被丢弃的水一样,无法挽回。这里的“轻掷”二字,写出了抛弃者的冷酷无情。

第三首:“夫婿孰云如岁时,一岁一时情未离。”这两句诗人以桃花李花自喻,说自己虽然被抛弃,但是丈夫仍然像春天一样美好,感情依然存在。“一岁一时情未离”,意思是一年之中,感情依然存在,并没有完全消失。这里的“一”字,表示时间短暂,感情却依然存在。

第四首:“可知男儿情多少,不及女流酒一卮。”这是说男人的感情是有限的,而女人的感情却是无限的。“酒一卮”指的是一杯酒,这里用来形容女人的感情之多。诗人通过对比男人和女人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对男人的失望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第五首:“老姑何尝怒堂上,草草直把中心痴。”这里诗人以桃花李花自喻,说自己虽然被抛弃,但是母亲并没有因此而生气,反而直接把心交给了女儿。这里的“老姑”指的是母亲,“草草直把中心痴”指的是母亲直接把心事交给女儿,而没有追究女儿的过错。诗人通过描写母亲的宽容,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感激和对家庭的重视。

第六首:“何必区区分缣素,吟就白头他不顾。”这里诗人以桃花李花自喻,表示自己并不需要那些华丽的辞藻和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证明。这里的“区区”指的是微不足道的意思,而“吟就”指的是创作诗词。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行为,表达了自己对于诗词的看法,认为诗词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

第七首:“妇人三十亦翩翩,抚影不自知其故。”这是说女子到了三十岁,依然能够保持优雅的姿态,而自己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女性的羡慕和对年龄变化的感慨。在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位女性,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女性的赞赏和对于自己的不满。

第八首:“新人不是可恨人,郎亦不过钱为主。”这是说新娘并不是一个可恶的人,新郎也只是以钱财为重。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婚姻的看法,认为婚姻应该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仅仅以金钱为重。

第九首:“儿饥女哭门墙东,寄与新人勿太妒,尤愿新郎勿再误。”这是说儿子饥饿,女儿哭泣在家门东边,我把这些情况告诉了新婚的新娘,希望她不要嫉妒新人,希望新郎不要再次犯错。诗人通过这段文字表达了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感受,以及对家庭的担忧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