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登高把一杯,青山矶上旧溪台。
半崖薜荔诗龛在,两岸芙蓉画障开。
随地更寻佳菊赏,野人争喜病夫来。
西风落帽身长健,短发萧萧亦快哉。

【注释】

九日:指农历九月。断石:断崖上的石头。

矶(jī):水边岩石,也指江边的石头。把一杯:指饮酒。

薜荔:一种植物,攀缘在岩石上。龛(kān):佛像供奉的地方,这里借指诗坛。

芙蓉:荷花。画障:指画有山水的屏障或屏风。

野人:隐士。病夫:指身体多病的人。

西风:秋天的风。落帽:风吹帽落的样子。身长健:身体强健。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快哉:高兴愉快。

【赏析】

《九日登高》,是唐代诗人王勃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韵,内容上承首联“何处登高”而来,下启末联“短发萧萧亦快哉”之结,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首联“何处登高把一杯,青山矶上旧溪台”,写诗人登高远望。这两句以设问起笔,写诗人在何处登高饮酒呢?诗人选择的是青山矶上的旧溪台,这是一处幽静的环境,为全诗定下了清雅闲适的基调。

颔联“半崖薜荔诗龛在,两岸芙蓉画障开”,写诗人所见美景。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色。诗人登上高台,看到半崖上有一片薜荔花,仿佛是一个供吟咏诗词的“诗龛”。而岸边的芙蓉花,则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屏,使人赏心悦目。

颈联“随地更寻佳菊赏,野人争喜病夫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不忘寻找一些美丽的菊花来赏玩。而那些隐居山林的隐士们,也纷纷赶来观赏这美丽的景色。

尾联“西风落帽身长健,短发萧萧亦快哉”,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情感。他不怕西风劲吹,头上带的帽子被风吹落,因为他觉得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依然健康强壮。即使自己已经失去了头发,也感到十分快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