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汉公,将进酒,蝮蛇蜿蜒持在手。未央宫中日将酉,一杯才入君王口。
六宫便作招魂啼,太后朝来号王母。君不见申氏子,伶其身,内庭侍宴将及晨。
坐中起为寿,刃此手足亲。申氏子,长眉颦,夺取一吸如饮醇。
肝脑不惜涂宫裀,吁嗟此意宁求伸。不忍他人害兄弟,何况自己忘君臣。
安汉公,非得计,四海孤身葬无地。早知今日反羞伶,何似当初莫称帝。
【注释】
将进酒:古代的一种饮酒方式,即边饮酒边唱歌。安汉公:指刘秀的哥哥刘仲。蝮蛇蜿蜒持在手:形容其人阴险、狡猾。申氏子:刘秀的堂弟刘章。长眉颦:形容其人严肃而庄重的样子;一吸如饮醇:比喻喝酒痛快豪迈。肝胆涂地:形容极其忠心。四海孤身葬无地:意思是他无处可归,四处漂泊。反羞伶:羞愧于自己的行为。何似当初莫称帝:与其现在后悔,不如一开始就不称帝为好。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以饮酒作比喻,揭露刘玄和刘玄的儿子们昏庸无能,以及刘秀的兄弟之间的矛盾,最后劝谏刘秀不要称帝。全诗通过描绘人物动作,刻画人物性格,抒发感慨,表现诗人对时局的清醒认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第一句写刘秀的堂弟刘章,是刘秀的亲弟弟。刘章长得英俊潇洒,为人忠厚善良,很有才干,所以被人们所喜爱。“安汉”二字表明了他对汉朝的忠诚之心。“将进酒”,说明他要与兄弟们痛饮一番。然而,此时的酒却变成了毒酒,因为刘玄已经把天下交给了他的堂弟刘章,而他却要背叛自己的兄长,篡夺皇位,真是让人痛心疾首。
第二句描写的是刘玄的皇后。她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但是,现在的她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章登上宝座,成为皇帝。她心中充满了痛苦和失望,仿佛被毒蛇缠绕一般。这一句诗通过对她的形象描写,暗示了刘玄的无能和无能。
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刘玄和刘秀之间紧张的关系。刘玄是汉室宗亲,应该享有尊贵的地位;而刘秀则是刘家兄弟中的佼佼者,应该得到重用。然而,刘玄却一直嫉妒着刘秀的才能和地位,总是想方设法地排挤他,让他失去一切。这种残酷的现实让刘秀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愤怒。
第四句是对刘玄和刘秀之间矛盾的揭示。刘玄一心想要当皇帝,而刘秀却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权力。这种矛盾不仅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上,还表现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他们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中,互相猜忌,互相攻击,甚至不惜使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这种残酷的斗争使得他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薄,最终导致了兄弟相残的惨剧的发生。
第五句是全诗的高潮部分。在这里,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刘玄和刘章饮酒的情景。他们一边喝着美酒,一边议论着国家大事;一边谈论着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一边又担忧着未来的危机。这种看似轻松愉快的场景背后,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危机四伏的局面。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于时局的清醒认识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第六句是对刘玄和刘章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他们虽然表面上是兄弟,但实际上却如同仇敌一般相互对立。他们的争斗不仅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这种尖锐的矛盾使得他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疏远,甚至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第七句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诗人通过这个故事向读者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英雄并不是那些能够拥有权力和地位的人,而是那些能够坚守自己信仰和道义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赢得人们的尊重和敬仰,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思想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时刻警惕那些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感受的人和事,要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第八句是对全诗的总结。诗人通过对这首诗的回顾和思考,再次强调了自己对于时局的认识和对未来的展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来改变现状,让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也希望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坚持信念和道义,不被邪恶势力所腐蚀。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鼓舞了人们去追求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