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达皆偶然,智巧非所期。
世人经营之,谓可取而携。
蜂图蚕搆茧,迨死竟沉迷。
举国皆若狂,安分抑何稀。
君子履其常,恒以天命持。
所遇即成欢,晏然在闲居。
铢毫岂能益,蹈之不复疑。
飞蓬与流萍,随飙顺所栖。
朱博逾台鼎,郗生有愧辞。
翰音实不从,妖孽自来欺。
所贵从吾好,此训心耿如。
这首诗是《临江仙·夜归临皋》的后半部分,共八句。每句都有注释和赏析。
穷达皆偶然,智巧非所期。- 这句诗表明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和态度。”穷达”指的是人的境遇或地位,”智巧”是指机智和聪明。这里作者认为人生的富贵贫贱都是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因此不必过于追求智巧,也不必为此忧虑。
世人经营之,谓可取而携。- 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作者指出社会上有些人总是在努力谋取富贵,但这种追求往往只是徒劳无功,甚至会让人陷入困境。
蜂图蚕搆茧,迨死竟沉迷。- 这是作者对人们追逐名利的行为的讽刺。蜜蜂和蚕都为了生存而努力工作,但当它们耗尽精力时,却陷入了困境。这里作者用蜜蜂和蚕来比喻那些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的人。
举国皆若狂,安分抑何稀。-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看法。他看到全国上下都在疯狂地追求名利,很少有人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理智。作者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可能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和不稳定。
君子履其常,恒以天命持。- 这句诗强调了坚持自己原则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遵循自己的道德准则,而不是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
所遇即成欢,晏然在闲居。-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的乐观和满足。他认为只要遵循自己的道德准则,就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感。
铢毫岂能益,蹈之不复疑。-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物质追求的看法。他认为即使是微小的物质利益也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反而可能会让人陷入困惑和不安之中。
飞蓬与流萍,随飙顺所栖。- 这句诗描绘了自然景象中的事物,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朱博逾台鼎,郗生有愧辞。- 这句诗描述了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朱博曾经登上了高位,但他后来却因为贪腐而被罢免;郗生则是一个廉洁奉公的官员,他对此感到羞愧。
翰音实不从,妖孽自来欺。-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中虚伪和欺骗行为的厌恶。他认为这些行为是不真实的,也是不应该存在的。
此训心耿如。- 这句诗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只有遵循自己的喜好和道德准则,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