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九年春,仪台宝历新。
远从乌府送,如见凤图陈。
万国同正朔,千官仰北辰。
彤廷先进早,犹忆侍班晨。
【注释】
十月朔日:十月初一。蒙御史台颁至:收到御史台颁发的历书。洪武九年: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第十年。洪武:明朝的年号。仪:指仪制,即制度。台宝历新:指洪武九年的历法是新的。乌府:指南京,今江苏南京。凤图陈:凤凰图象陈列出来,比喻皇帝的统治有如凤凰一般吉祥,陈设于朝廷之上。万国同正朔:全国各地都按照统一的历法纪年。千官仰北辰:全国各地的文武百官都仰望北极星,以确定时令、季节和方向。彤廷:指朝廷,皇宫。先进早:皇上在天未亮时就来到朝堂上处理政事。犹忆侍班晨:还记得以前在宫廷内担任值班侍卫时黎明前就要赶到宫门前侍奉皇帝。【赏析】
此诗作于洪武九年春。诗中通过诗人回忆洪武年间洪武九年的历法颁布,歌颂朱元璋统一全国、治理国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全诗从“仪台宝历新”到“犹忆侍班晨”,共八句,每一句都紧扣一个中心。
起首两句写洪武九年的历法颁布。“十月朔日蒙御史台颁至”说明这是在十月初一收到的历书。“仪台宝历新”点出这一年的历法是新的,而且是由仪制局颁行的。“远从乌府送,如见凤图陈”二句,是说这种新历书是从南京(当时称京城为“乌府”)送来的,并且把凤图陈于朝堂之上,象征着皇帝统治的吉祥和美好。这两句与下二句“万国同正朔,千官仰北辰”相呼应。“万国”是指全国各地;“正朔”即历法,指历法纪年;“北辰”是北极星,古代用来象征帝王,这里借指皇帝。这二句是说全国各地都按照统一的历法纪年,文武百官都仰慕北极星,以确定时令、季节和方向。“彤廷”指南方天子的宫殿,这里代指皇帝;“先进早”意思是皇帝在天未亮时就开始处理政事了;“犹忆侍班晨”则表明诗人对当年侍奉皇帝的记忆犹新。
这首诗的大意是,洪武九年的历书由仪制局颁发给各地。它象征着皇帝统治的吉祥和美好,全国各地都按照统一的历法纪年,文武百官都仰慕北极星,以确定时令、季节和方向。诗人回想起当年的历书颁行,感到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