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居人少,兵前草树繁。
牛羊还识路,鸡犬自成村。
衣夹绵花絮,盘分苜蓿飧。
可能无长物,容易足晨昏。

这首诗描绘了河上农家的生活。

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1. 河上居人少,兵前草树繁。
  • “河上居人少”指的是河岸边居住的人较少。可能是因为战争或其他原因,导致人们远离家乡。
  • “兵前草树繁”则描述了战争前后的对比。在战火纷飞的地方,草木茂盛,生机勃勃;而在和平时期,草木稀疏,一片荒凉。
  1. 牛羊还识路,鸡犬自成村。
  • “牛羊还识路”意味着牛羊能够辨别出回家的道路,它们知道何时该回到自己的家园。
  • “鸡犬自成村”则描绘了一幅家禽家畜共同生活的画面。它们不仅能够辨别回家的道路,还能够组成一个和谐的社区。这些家禽家畜与人类一样,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关系。
  1. 衣夹绵花絮,盘分苜蓿飧。
  • “衣夹绵花絮”可能是指衣物被棉絮所填充。这可能是因为天气寒冷或为了保暖。
  • “盘分苜蓿飧”则描述了餐桌上的美食。这可能表示农家有充足的食物供应,可以满足全家人的口味需求。苜蓿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可能被用来制作美味的佳肴。
  1. 可能无长物,容易足晨昏。
  • “可能无长物”意味着家里可能没有什么多余的物品。可能是因为战争、贫困或其他原因,导致家庭物资匮乏。
  • “容易足晨昏”则描绘了农家生活的简单与满足。他们能够轻易地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如早餐、午餐等,并且能够安心地享受早晨的阳光和黄昏的美景。

接下来是译文:

河畔人家寥寥,前线草盛林茂。
牛羊认得归途,鸡犬相依成村。
衣服裹着棉花絮,餐盘盛满苜蓿。
或许家贫物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首诗描绘了河上农家的生活景象。他们虽然居住在河边,但人数不多;在战争时期,尽管草木茂盛,但村庄依旧保持了一定的繁荣。牛羊能够辨认回家的路,而鸡犬则形成了一个温馨的社区。在饮食上,农家也有着丰富的选择。虽然家底可能不丰,但他们仍然能够过上简单的生活,日出劳作,日落休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