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候浮丘伯,东瞻石华峰。
林阴初歇马,云气已乘龙。
急雨沾崖谷,长风下桧松。
殷勤两仙女,持赠玉芙蓉。
【注释】:
登石华山遇雨 西候浮丘伯,东瞻石华峰。 登石华山,在陕西省户县东南四十里。浮丘伯,传说中的仙人。东瞻石华峰,即登上石华峰。石华峰,一名石华台,在今陕西户县西南。
林阴初歇马,云气已乘龙。 林阴,树林的阴影。歇马,驻马休息。乘龙,指云雾像龙一样飘动。
急雨沾崖谷,长风下桧松。 崖谷,山涧和溪谷。桧松,桧树和松树。急雨,倾盆大雨。长风,大风。
殷勤两仙女,持赠玉芙蓉。 殷勤,诚恳的样子。玉芙蓉,用白玉雕成的芙蓉花。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诗人在游览石华峰时,突遇暴雨,他既感叹天公不作美,又为两位热情好客的仙女所感动,于是写下这首《登石华山遇雨》。
首联“西候浮丘伯,东瞻石华峰”,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是全诗的起笔。浮丘伯是传说中能乘赤龙上升的神仙,这里暗指诗人登山所见的奇景。“东瞻石华峰”一句,说明诗人是从东面登上山峰的,而石华峰就在他的东面。
颔联“林阴初歇马,云气已乘龙”,写诗人登高望远,见到的情景。上句“林阴”,指树木的浓荫;“云气”,指天空中缭绕的云雾。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树木浓荫下,诗人刚刚停歇下来,只见那缭绕着的云雾已经化作了一条神龙。这两句写景工致细腻,富有情趣。
颈联“急雨沾崖谷,长风下桧松”是写天气骤变,风雨交加的景象。上句“急雨”,指瓢泼大雨;“沾”,沾润;“崖谷”,山涧与深谷;下句“长风”,形容风势之猛。“下桧松”三字表明风雨正强劲地吹打着桧松。这两句以景衬情,渲染出一种狂风暴雨之中山间林木被风吹打得摇动不定、草木摇曳、风雨大作的壮阔景象。
尾联“殷勤两仙女,持赠玉芙蓉”是说在这狂风暴雨中,有两位仙女殷勤地前来慰问并赠送玉芙蓉给诗人。“殷勤”二字写出了这两位仙女的友好、热情。诗人面对这样的仙女,内心感到惊喜和高兴,因而情不自禁地写了这首诗。“玉芙蓉”是珍贵的礼物,是仙家之物,更显得这位仙女的慷慨大方。
这首诗通过记游、遇雨这一事件,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