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去千载,城曲尚崇台。
落日台前下,长江天际来。
锦袍随梦远,玉笛与秋哀。
定有骑黄鹤,凭高日往回。

凤凰去千载,城曲尚崇台。

落日台前下,长江天际来。

锦袍随梦远,玉笛与秋哀。

定有骑黄鹤,凭高日往回。

赠别李子翀之金陵七首 其一:之子金陵去,秋风飒暮江。西维流大火,南纪奠雄邦。鱼落波涛市,鸟啼烟雾窗。登临闻伐木,未得此心降

此诗开篇即描绘了李子翀即将离开的场景,金陵的秋风带着丝丝凉意,江边的景象显得尤为凄凉。西维流大火,暗示着西方的太阳即将落下,而南纪则是南方的大洲。在这里,诗人通过强烈的对比,表现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鱼落波涛市,鸟啼烟雾窗”则进一步描绘了金陵城中繁忙的市场与雾气蒙蒙的街道,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商业繁华场景。然而,这些繁荣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离愁别绪,让人不禁联想到李子翀离去后的孤寂。最后一句“登临闻伐木,未得此心降”,更是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失落与遗憾。

赠别李子翀之金陵七首 其二:

凤凰去千载,城曲尚崇台。
落日台前下,长江天际来。
锦袍随梦远,玉笛与秋哀。
定有骑黄鹤,凭高日往回。

这首诗继续描述了李子翀离去的情景,凤凰作为吉祥的象征,它的离去让金陵城的古台显得更加寂寞。“落日台前下,长江天际来”描绘了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色和长江滚滚东来的壮观画面,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用“锦袍随梦远,玉笛与秋哀”表达了自己对好友的思念之情。他梦见好友穿着锦袍在梦中飞翔,而自己的笛声伴随着秋天的萧瑟,充满了哀伤。最后一句“定有骑黄鹤,凭高日往回”则是一种寓意,黄鹤是传说中能飞升到仙界的神鸟,它象征着友情长存或希望。

赠别李子翀之金陵七首 其三:
凤凰去千载,城曲尚崇台。
落日台前下,长江天际来。
锦袍随梦远,玉笛与秋哀。
定有骑黄鹤,凭高日往回。

这一首诗主要描写了李子翀离去的情景,以及金陵城的美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以凤凰为引子,引出了金陵城的美景和历史底蕴。“凤凰去千载,城曲尚崇台”描绘了凤凰已经离开千年,但金陵城依然屹立不倒。这里的“城曲”指的是金陵城的地势,“崇台”则是指古城墙上的高台楼。诗人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绘,展现了金陵城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随后,“落日台前下,长江天际来”描绘了夕阳西下和长江东流的画面,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壮美的自然景观。最后一句“锦袍随梦远,玉笛与秋哀”则表达了诗人对李子翀的追忆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赠别李子翀之金陵七首 其四:
龙蟠梵王宅,钟阜出南东。一水天光限,诸峰雾气通。幡幢低晚树,钟磬下晴空。茆屋如堪赋,能忘讯已公。

本首诗描绘的是金陵的地理位置及环境,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龙蟠梵王宅”指的是位于南京城南的梵刹(佛教寺庙),这里曾是古代帝王的居所。而“钟阜出南东”则是指钟山(今紫金山)位于南京东南,是南京的一座名山。这两句通过地理方位的描述,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画面。接下来的内容则转向了金陵的自然风光和社会背景。“一水天光限,诸峰雾气通”,描绘了长江从南京穿过的景象,水面上反射出的光芒和远处山峰上弥漫的雾气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幡幢低晚树,钟磬下晴空”,则进一步描述了傍晚时分,寺庙的幡幢和钟磬的声音飘荡在晴朗的天空中,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祥和的感觉。而“茆屋如堪赋,能忘讯已公”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赠别李子翀之金陵七首 其五:
凤凰去千载,城曲尚崇台。落日台前下,长江天际来。锦袍随梦远,玉笛与秋哀。定有骑黄鹤,凭高日往回。

这首诗继续描述金陵城的美景和李子翀的离去。“凤凰去千载,城曲尚崇台”中的凤凰象征了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积淀,而金陵城则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这里的“崇台”指的是古城墙上的高台楼,它见证了金陵城的兴衰变迁。接着,“落日台前下,长江天际来”描绘了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象和长江东流的壮阔画面,展现了金陵城的自然美景和人文底蕴。“锦袍随梦远,玉笛与秋哀”则表达了诗人对李子翀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最后一句“定有骑黄鹤,凭高日往回”则是一种寓意,黄鹤是传说中能飞升到仙界的神鸟,它象征着友情长存或希望。

赠别李子翀之金陵七首 其六:
凤凰去千载,城曲尚崇台。落日台前下,长江天际来。锦袍随梦远,玉笛与秋哀。定有骑黄鹤,凭高日往回。

这首诗继续描述了金陵城的美景和李子翀的离去。“凤凰去千载,城曲尚崇台”中的凤凰象征了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积淀,而金陵城则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这里的“崇台”指的是古城墙上的高台楼,它见证了金陵城的兴衰变迁。“落日台前下,长江天际来”描绘了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象和长江东流的壮阔画面,展现了金陵城的自然美景和人文底蕴。“锦袍随梦远,玉笛与秋哀”则表达了诗人对李子翀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最后一句“定有骑黄鹤,凭高日往回”则是一种寓意,黄鹤是传说中能飞升到仙界的神鸟,它象征着友情长存或希望。

赠别李子翀之金陵七首 其七:
凤去千载后,仍留凤凰台。落日台上看,长江天际来。锦袍梦断处,玉笛怨声哀。定有乘风者,凭高日再回。

这首诗继续描述了金陵城的美景和李子翀的离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盼。“凤去千载后,仍留凤凰台”中的凤凰象征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而金陵城则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落日台上看,长江天际来”则描绘了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象和长江东流的壮阔画面。“锦袍梦断处,玉笛怨声哀”则表达了诗人对李子翀的回忆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定有乘风者,凭高日再回”则是一种寓意,黄鹤是传说中能飞升到仙界的神鸟,它象征着友情长存或希望。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金陵城的美景和历史底蕴,还通过诗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重和对未来的期许。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金陵城的美丽景色和历史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凤凰、江景、古台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而诗人的情感则贯穿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析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美学价值,同时也能够领略到古人对友情的真挚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