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底雏莺尽日啼,水风凉动小池西。
麝香眠起残花落,蛱蝶飞来碧草齐。
二水风鸣湘佩合,三山云压楚鬟低。
冰盘宴客晴阴里,次第诗成石上题。

竹底雏莺尽日啼,水风凉动小池西。

麝香眠起残花落,蛱蝶飞来碧草齐。

二水风鸣湘佩合,三山云压楚鬟低。

冰盘宴客晴阴里,次第诗成石上题。

注释与赏析:

第一句: 描述竹林深处的雏莺终日啼叫。”云亭萧氏园池杂兴次韵四首”是此诗的题目,暗示这是一首描写园林生活的诗歌。
第二句: 描述了池塘西侧的水风轻轻吹拂,使得池水凉爽而清新。”尽日啼”表明雏莺持续不断地鸣叫,反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第三句: 描绘了麝香的气味让鸟儿醒来后,看到花瓣已经凋零,而蝴蝶飞来了,使碧草也显得更加齐整。这里使用了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四句: 描述了湘江和漓江(二水)在风中发出的声音,仿佛是佩戴着美丽的饰品。”湘佩”是指古代女子佩戴的一种装饰品,此处用以形容水声如玉佩相合,营造出一种美妙的音乐氛围。
第五句: 描述了远处的三座山峰(三山)被云雾遮掩,如同女性的发髻低垂,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第六句: 描述了宴席上的冰块在阳光和月光的照射下,时而明亮、时而昏暗,如同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
第七句: 描述了诗人在宴会上创作的诗歌,这些诗歌随后被题刻在石碑上,成为后人传颂的佳作。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一个充满自然之美的园林景象展现出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传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运用了一些象征和比喻手法,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