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窗轩溪水头,石门古路转斜丘。
野林丹碧风初起,山橘青黄露未收。
鸟下平原飞雨夕,猿啼孤嶂断云秋。
读书台近招提境,思见当年隐者流。
【注】
云亭萧氏园池杂兴:这是一首描写作者游览云亭萧氏园池时的杂诗。
次韵四首:这是一首七律,作者按照原诗次序,依次写四首,每首都与原诗对应。
小小窗轩溪水头,石门古路转斜丘。野林丹碧风初起,山橘青黄露未收。鸟下平原飞雨夕,猿啼孤嶂断云秋。读书台近招提境,思见当年隐者流。
小小窗轩(窗轩)——小小的窗户和厅堂。
溪水头(溪水边):溪水的源头。
石门、石门古路——石门关,是古代的关隘。
斜丘(丘)——山坡。
野林丹碧风初起,山橘青黄露未收。
丹碧:红褐色,指山林景色。
青黄:青色和黄色,指树叶的颜色。
山橘:一种果树。
猿啼(猿啼)——猿猴叫声。
孤嶂:孤立的山峰。
招提:佛教寺院。
当年隐者流——隐居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云亭萧氏园池时所作,共写了四个场景:
一、从“小小窗轩溪水头”到“野林丹碧风初起”,写诗人来到园池边,首先被眼前美丽的自然景色所吸引。
二、从“山橘青黄露未收”到“鸟下平原飞雨夕”,写诗人在园中漫步时所看到的景色。
三、从“猿啼孤嶂断云秋”到“读书台近招提境”,写诗人在园中游览后,回到住所,想象当年隐居者的足迹。
这首诗通过对园池四周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