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草堂风物清,只言阳羡是青城。
谁知习隐孤峰下,犹有怀乡万里情。
坐石翻经延月上,临流曳杖看云生。
几时却泛吴江棹,来听松门涧瀑声。

诗名:《题蜀山草堂为上人赋》

刘崧〔元代〕

上人草堂风物清,秖言阳羡是青城。谁知习隐孤峰下,犹有怀乡万里情。

注释:

  1. 上人:指一位僧人,即“为上人赋”。
  2. 风物清:形容草堂周围的环境清新宜人。
  3. 秖言阳羡是青城:仅言说此地名为“阳羡”,实则为“青城”之误。
  4. 习隐:隐居生活。
  5. 孤峰:单独的山峰,此处可能是指诗人隐居的地方。
  6. 怀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7. 万情:深远的情感。
  8. 坐石翻经延月上:坐在石头上阅读佛经,直到月亮升到天上。
  9. 临流曳杖看云生:站在溪边,手扶拐杖观看云彩变化。
  10. 松门涧瀑声:松门瀑布的流水声,可能位于附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富含哲理,体现了刘崧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到的审美情趣。诗中通过对“阳羡”与“青城”地名的混淆,以及“习隐”、“怀乡”等关键词的使用,巧妙地将人与自然、现实与心灵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