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报身闲老澈师,暮年林下好相期。
何由共载南归棹,来向沧江理钓丝。
咏柳
杨清溪,乡贤,陈公种菊图工妙逼真。六十馀年后,其五世孙继先得之于仲父有实家,乃出以示余,因题其下以志景仰。
为报身闲老澈师,暮年林下喜相期。
何由共载南归棹,来向沧江理钓丝。
注释:
- 杨清溪:指前贤杨清溪,一位杰出的乡贤,他的作品在画菊方面达到了极致的精妙和逼真。
- 陈公: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位姓陈的人,具体身份未详,可能是与杨清溪同时代的乡贤或画家。
- 有实家:可能指的是陈公的后代之一,有实家中有人收藏或制作了杨清溪的画作。
- 暮年林下:描述了陈公晚年时的生活状态,在山林之中度过,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 相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期望,希望再次相聚于美丽的林下。
- 南归棹:南归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一种归隐生活,表示远离尘嚣,回到自然中去。
- 沧江理钓丝:沧江即宽阔的江河,理钓丝则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通过垂钓来放松心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杨清溪画菊技艺的赞美,引出了对其人及作品的敬意。诗句中“暮年林下好相期”展现了诗人对陈公晚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本人对于回归自然生活的态度。诗中的“何由共载南归棹”和“来向沧江理钓丝”,不仅富有诗意,而且富含哲理,暗示了通过简单的生活活动如垂钓,也能体验到心灵的宁静与充实。整体而言,这首诗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