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竹绿而贞,慎草青以润。
披纷瑞香蟠,纠屈栀子韧。
蓬然出众美,生意各欣振。
虚庭荫深广,烈日光不瞬。
泉石涵清妍,盎盆陟崇峻。
移床坐其侧,凉吹飒两鬓。
重门掩苔藓,尘迹戒蹂躏。
赏幽君子心,席地频洒汛。
茗瓯既己陈,酒盏焉得摈。
高情寄林壑,乐此乐无竟。
我惭去田园,畏暑剧焚烬。
抱瓮息林阴,还思问田畯。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花石盆”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首联:慈竹绿而贞,慎草青以润。

慈竹,即慈竹丛,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植物,高可达6米;茎为圆柱形,中空,节处生根,是很好的观赏植物。慎草,即萱草,又称“宜男”,有忘忧的功效。古人常用萱草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这两句写出了花石盆中的花木生长得茂盛、葱郁,象征着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颔联:披纷瑞香蟠,纠屈栀子韧。

披纷瑞香,指花石盆中的牡丹,其花瓣繁多,色彩鲜艳,香气袭人。栀子,一种常见的花卉,花色洁白如雪,清香扑鼻。这两句描述了花石盆中的牡丹繁盛、栀子娇艳,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颈联:蓬然出众美,生意各欣振。

蓬然出众,形容花石盆中的牡丹花朵盛开,犹如一朵巨大的牡丹花矗立在花石盆中,引人注目。生意各欣振,意指这些花朵各自绽放出自己的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花朵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花石盆中的美丽景象。

尾联:虚庭荫深广,烈日光不瞬。

虚庭,即庭院,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居的地方,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虚庭荫深广,形容庭院中树木茂盛,阳光斑驳地洒在地面上,显得宁静而舒适。烈日,即炎热的阳光,诗人用“不瞬”来形容太阳光线强烈,但并不刺目,表现出诗人对夏日炎热的淡然处之的态度。这两句描绘了庭院中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夏日高温的淡然态度。

五、六句:泉石涵清妍,盎盆陟崇峻。

泉石,泛指山间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观。涵清妍,形容泉水清澈、秀丽。盎盆,即花石盆,是一种精美的陶瓷器皿。陟,意为攀登,表示登上高处的动作。崇峻,指高山峻岭。这两句描述了花石盆中泉水清澈、秀美,以及花石盆本身造型优美、高大的特点。

七、八句:移床坐其侧,凉吹飒两鬓。

移床,即搬动家具,将床搬到花石盆旁边坐下。凉吹,指清凉的风。飒两鬓,形容微风吹拂着诗人的两鬓发丝。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坐在花石盆旁边欣赏美景的情景,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愉悦和轻松。

九、十句:重门掩苔藓,尘迹戒蹂躏。

重门,即重重的门扉。掩苔藓,意指门上长满了苔藓。尘迹,指尘土的痕迹。戒蹂躏,意为要警惕不要受到破坏或者践踏。这两句描述了花石盆周围环境优美、整洁有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视。

十一、十二句:赏幽君子心,席地频洒汛。

赏幽,即欣赏幽静之美。君子心,指胸怀宽广、气度不凡的人的心态。席地,指坐在地上欣赏风景。频洒汛,意为不停地洒水,形容诗人对花石盆中的美景赞叹不已。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欣赏花石盆中的美景时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十三、十四句:茗瓯既己陈,酒盏焉得摈?

茗瓯,即茶壶,用来泡制茶水的工具。陈,即放置、陈列的意思。酒盏,即酒杯,用于品尝美酒的工具。摈,意为摒弃或舍弃。这两句写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茶水和美酒,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五、十六句:高情寄林壑,乐此乐无竟。

高情,即高尚的情感或境界。林壑,指山林之间的沟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把情感寄托于大自然之中,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热爱。

十七、十八句:我惭去田园,畏暑剧焚烬。

惭,意为羞愧、惭愧。去田园,即离开田园生活。畏暑剧焚烬,意指畏惧夏天的酷热和农田的火灾。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离开田园生活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夏季的担忧和恐惧之情。

十九、二十句:抱瓮息林阴,还思问田畯。

意为抱着陶罐休息。林阴,指树林之间的阴影下。田畯,即农学家、农艺师的意思。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树林中休息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业知识的渴望和对农民劳动的尊重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