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东偏锦水头,独立缥缈之戍楼。
登楼览古意不极,芙蓉双轴悬清秋。
将军国初镇吉州,投戈论道皆清流。
藏书蓄画几千卷,缥帙紫锦珊瑚钩。
郭熙山水韩干马,生色芙蓉更潇洒。
霜涵雨浥姿态发,往往时人未能写。
筠州移镇七十年,遗物犹存今所寡。
看花把酒临秋风,我思将军安得同。
苍茫共惜千载意,磊落已见诸孙雄。
近者提兵入南中,号令不减前人风。
蛟鱼出没江海暮,一麾尽扫烟涛空。
【注释】
凤山:在今江西南昌市。偏:东向。戍楼:瞭望台。缥缈:高远的样子。芙蓉:荷花。国初:指五代时。镇吉州:镇守吉州。清流:指当时的名士,如欧阳修、苏轼等。藏书:指欧阳修的“六一集”。紫锦:指欧阳修所画的屏风。珊瑚钩:指欧阳修的笔筒。郭熙:画家,以山水见长。韩干:唐代画家,以马闻名。生色:生动的色彩。霜涵雨浥:指秋天的景象。姿态发:姿态自然流露。遗物:指欧阳修留下的遗物。看花:指观赏菊花。把酒:斟满酒杯。临风:面对秋风。安得同:如何能够和他在一起。苍茫:辽阔广大。共惜:共同珍惜。磊落:心胸坦荡开阔。诸孙雄:指欧阳修的儿子欧阳几道和孙子欧阳永叔等。近者:近日来。号令不减前人风:声威浩大,足以压倒前人。蛟鱼出没:指战乱平息。江海暮:傍晚时分的江海上。烟涛空:指平定了叛乱之后,天下又恢复了太平无事。
【赏析】
这首诗是欧阳修为他的好友刘公权登凤山而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从登楼观景写起,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他的敬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政局的忧心和对友人的殷切期望。
首联“凤山东北锦水头,独立缥缈戍楼头。登楼览古意不极,芙蓉双轴悬清秋。”描绘了凤山东北的锦水头,有一座高耸入云的戍楼。登上楼眺望,只见芙蓉花开得正盛,宛如两轴,挂满了整个秋天。诗人用“缥缈”来形容戍楼的高远,用“独立”来形容诗人的心境,用“芙蓉双轴悬清秋”来形容秋天的美丽。这几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颔联“将军国初镇吉州,投戈论道皆清流。藏书蓄画几千卷,缥帙紫锦珊瑚钩。”则是描绘了一位将军在国初时期镇守吉州的情景。他放下武器,与文人学士讨论学问,都是清流人士。他收藏了很多书籍和画作,其中有些是用紫锦绣成册,还有一些是用珊瑚制成的钩子。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爱之情。
颈联“郭熙山水韩干马,生色芙蓉更潇洒。”则是通过描绘郭熙的山水画和韩干的马画,赞美了这些作品的生动色彩和超凡脱俗的风格。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艺术佳作的卓越之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之情。
尾联“霜涵雨浥姿态发,往往时人未能写。”则是通过描绘秋雨中的荷花,赞美了荷花的姿态之美。这两句诗通过对荷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历史人物的回忆、对艺术作品的评价等,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才华的钦佩之情。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