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姬十五鬟初结,白纻新裁光照雪。手折芙蓉上彩舲,自唱吴歌送行客。
玉盘馔列鱼与凫,美酒丝络黄金壶。江寒月出欢未极,城上霜飞啼晓乌。
唱吴歌,歌白纻,拂袖当筵为君舞。井阑络纬方悲啼,还念寒机织成苦。
京城锦绣段,名都金缕衣。一时服饰岂不华,岁晏漂落当何归。
朔风吹尘扑人面,敛袂褰裳泪如霰。君行莫忘当别时,妾心皎皎难自持。
【注释】
吴姬:指吴地的歌女。十五:女子十五岁。鬟(huan环)初结:发髻刚刚束起。白纻(zhù zhù):一种白色细绢,古代用以制作衣服或装饰品。光照雪:洁白如雪。折(zhe得)芙蓉:把荷花折下。彩舫(bàng bàng):彩色华丽的船只。吴歌:即吴地的民歌。丝络:以金丝为络,用五彩丝线作成的腰带。井阑:井上的栏杆。络纬(luò wěi):纺织娘的别名。织成苦:形容纺织工作艰辛。京城:指建康城。锦绣段:指华丽的衣料或锦缎。名都:有名的城市。金缕衣:用金线编织的衣服。朔风:北方寒冷的风。扑人面:吹得面部生疼。敛袂:收起衣袖。褰裳(qian cháng):提起衣裳。霰(xiàn现):一种小而圆的冰粒。别时:分别之时。心皎皎:内心清澈明亮。
【译文】
吴地的歌女十五岁,刚刚把头发束起,洁白的细绢裁出新裁,光彩照耀着像雪一样白。手折荷花,上船唱着吴地的歌曲,送行远客。筵宴上玉盘列满了鱼肉和野鸭,美酒丝络黄金壶。江水寒冽,月亮出来,欢乐未尽,城头霜飞,天已破晓,啼叫的乌鸦在哀鸣。唱着吴歌,唱着白纻,袖子一拂,当堂为君而舞。井阑之上,纺织娘方悲啼,想起了寒冬里纺织成衣的辛苦。京城锦绣,名都金缕衣。一时服饰多么华丽,但是岁月不饶人,到了年老色衰,终将飘零何处?朔风吹来尘土,扑人脸面,撩起衣袖,掀起衣裳,眼泪如小冰晶般散落。别离的时刻不要遗忘,我这颗心如同明月一样明亮,却难以控制。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别词。诗人通过写吴姬送客时的欢娱与离别时的悲伤,表达了对朋友深情厚意的赞美和怀念。全诗情致缠绵,辞藻华美,风格婉转,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开头两句写吴姬送别的情景和心情。“十五”表明她年轻貌美,刚学歌舞;“初结”则说明她还是少女,尚未出嫁。“自唱”二字,写出她主动献艺,殷勤劝饮,表现了吴姬的天真烂漫和热情奔放。“江寒月出”四句描写吴姬送别的场景。江上寒风凛冽,月光皎洁,江面上波涛荡漾,一片寂静。城头上的霜花飞舞,鸟儿啼叫着迎接黎明的到来。这几句写得清丽自然,情景交融,既写出了环境的凄清冷寂,又写出了人物的依依惜别之情。
“唱吴歌,歌白纻”,以下八句写送别中的歌声、舞蹈。“玉盘”、“鱼与凫”(凫指野鸭)、“丝络”、“黄金壶”都是丰盛的饮食。“江寒月出”四句写饮酒作乐。“欢未毕”三句写饯别之宴结束,天色将晓。“井阑”二句写席间有纺织娘啼哭,引起诗人联想,想到纺织姑娘织成的衣服被抛弃不用而感到惋惜。“还念”二句写诗人自己感伤于织女的辛苦。
“京城”四句写离别后的思念。“京城”指建康,当时吴国在建康称帝。“锦绣”是说织出的锦绣衣衫华贵美丽,“金缕”是指用金线制成的衣服贵重华美。诗人感叹:“一时服饰岂不华”,然而岁月无情,转眼就到了年老色衰的时候,这些美丽的衣裳最终只能任其飘零到什么地方去呢?
最后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感慨:“朔风”四句写诗人面对朋友离别的惆怅心情。“朔风”二句描写朔风吹来尘土,打在脸上生疼,撩起衣袖和衣裳,泪珠儿纷纷落下。“君行莫忘”一句是嘱咐朋友在离别之际不要忘了他。“妾心皎皎”两句写诗人内心的感受:我的心境像明月一样清明洁净,但自己不能自主,无法摆脱那种因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首先,它成功地创造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作者巧妙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从不同角度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艺术世界。其次,它在艺术构思上很有特色。诗人先从侧面落笔,渲染气氛,然后再正面写景叙事,使整个画面更加和谐完整,给读者以完整的美感。再次,它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诗歌中运用了很多音韵和谐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悦耳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