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亭亭削苍玉,近山盘盘出平麓。
林生作此最奇绝,白日高堂坐空谷。
谷中出云云上天,深林曲涧回清妍。
绿萝初挂紫岩雨,碧树尽含秋浦烟。
北屯将军旧知己,看画寻幽心独喜。
为卷空间一片云,送君更渡蓝陂水。
蓝陂山前霜叶黄,乱峰刺天如剑铓。
何当尽扫豺虎穴,与子巢云歌凤凰。
【注释】
亭亭:高耸直立貌。苍玉:青绿色的玉石。盘盘:曲折环绕貌。林生:指王林,作者的朋友,当时任江西布政司参议。白日:指明亮的太阳。高堂:高大的殿堂,这里借代作者的书房。坐空谷:比喻诗人隐居山林、远离尘嚣。深林曲涧:深密的森林和曲折的小溪。回清妍:形容景色秀丽迷人。绿萝:指缠绕在岩石上的绿色藤萝。紫岩雨:紫色岩石上的雨水。碧树:指翠绿的树木。尽含:全部被包含。秋浦烟:指秋天江边的烟雾。蓝陂水:指流经江西湖广总督府的一条小河,名蓝陂水。霜叶:像霜一样红的树叶。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刺天:直插云天的山峰。豺虎穴:野兽出没的地方。巢:筑巢。凤凰:传说中能飞的鸟。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赠答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山水图的景致,后两句写诗人观画的感受和寄予友人的祝愿与希望之情。
第一二句“远山亭亭削苍玉,近山盘盘出平麓。”写的是一幅山水画中的近景。远山,即画幅前景所绘的远处山峦,它用笔势挺拔,笔力雄健,给人以高峻、险峭之感,好似一块块苍劲的玉石。近山,即画幅后部分所绘的是平缓的山岭,它用笔圆转流畅,笔墨润泽而秀美,给人一种宁静、和谐之感。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写出了画面上远近高低的不同景观。
第三四句“林生作此最奇绝,白日高堂坐空谷。”“林生”指王林(字元翰),江西兴国人。他善画山水,尤长于墨竹。作者曾说:“吾友林元翰工画,余尝求其画竹,则曰:‘吾之竹聊尔尔而已,何称于君?’”(《答黄进贤书》)这里说的“此”,就是林生的这幅山水画。这两句赞美了画中山水之美,同时表现了作者对林生画艺的高度赞赏。“白日高堂坐空谷”,化用了曹植《洛神赋》里“登台于岏之山兮,采三秀之莫芳”的句子,用以形象地表现画家在画室里创作的情景。“空谷”既形容了画室的幽静环境,也暗示了画家在这样环境中创作时的心境。“坐空谷”一句,既点出了画家在画室中构思、挥洒的情景,又暗寓了画家的高尚情操、淡泊名利的心态,以及他在创作过程中的超然物外之感。
第五六两句“谷中出云云上天,深林曲涧回清妍。”“谷中出云”是说画中近山之上,有白云缭绕飘动。“云”是虚无飘渺的东西,这里借以形容山峰的高耸入云。“天上”是夸张的说法,用来描写山峰的巍峨雄伟,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深林曲涧”则是说画中还有一片深密的林木和弯曲如带的小溪,它们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回清妍”,“回”是环绕、回旋的意思;“妍”是美丽的意思。这两句描写了画中景物的美丽动人,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美丽的世界之中。从“云”和“上”、“林”和“下”、“清”和“妍”的叠字运用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用笔是多么的细腻生动。
最后两句“绿萝初挂紫岩雨,碧树尽含秋浦烟。”“绿萝初挂紫岩雨”,说的是画中岩石上生长着一些绿萝之类的植物,它们刚刚经受过一场紫色岩石上的细雨的滋润。这里的“紫岩雨”应是指山上的紫色岩石上的雨,因为这种岩石在江西一带很常见。紫色岩石上的雨给绿萝等植物带来了生命和活力。“碧树尽含秋浦烟”写的是画中山树上弥漫着一片秋色,那是由于山下的秋浦河水蒸气上升形成的一层薄雾。这两句描绘了画中景物的生机勃勃,使整个画面都显得生气蓬勃。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把画中山水写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